苏轼茶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对茶诗的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苏轼茶诗的创作背景 | 第12-17页 |
·北宋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北宋前的茶诗创作 | 第15-17页 |
2.苏轼茶诗与北宋茶事 | 第17-47页 |
·苏轼茶诗中茶事的物化层面 | 第18-30页 |
·“顾渚茶芽白于齿”——佳茗香茶的展览 | 第18-21页 |
·“银瓶泻汤夸第二”——“十二茶具”的图赞 | 第21-23页 |
·“来试人间第二泉”——玉露琼浆的叹赏 | 第23-25页 |
·“惊雷未破蕾”—— 茶叶生产的关注 | 第25-28页 |
·“坐客皆可人”——士人品茗的佳境 | 第28-30页 |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宋代茶馆的兴盛 | 第30页 |
·苏轼茶诗中的茶艺活动 | 第30-33页 |
·“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煎茶 | 第31页 |
·“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 ——斗茶 | 第31-32页 |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分茶 | 第32-33页 |
·苏轼茶诗中的茶俗 | 第33-39页 |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以茶待客 | 第34-35页 |
·“吾国旧供云泽米,君家新致雪坑茶”——以茶赠友 | 第35-37页 |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另类香茶 | 第37-38页 |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盛大茶会 | 第38-39页 |
·苏轼茶诗中的茶功茶情 | 第39-47页 |
·细品漫饮浅斟低唱 | 第39-41页 |
·浸染茶事享受生活 | 第41-42页 |
·惟歌生民病——批判武器 | 第42-45页 |
·为茶立小传 ——自比陆羽 | 第45-47页 |
3.苏轼茶诗与其君子人格及其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 第47-55页 |
·苏轼茶诗中所蕴含的君子人格 | 第47-53页 |
·守正不阿特立不群 | 第47-50页 |
·乐观旷达超然物外 | 第50-53页 |
·苏轼茶诗研究的当代意义 | 第53-55页 |
·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 第53页 |
·有利于诗化当代生活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