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中外财经媒体对中美经贸摩擦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数据来源与提取说明第12-13页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财经新闻视角下的“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第14-21页
    (一)财经新闻第14-15页
    (二)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第15-18页
    (三)国际经贸摩擦报道中的财经媒体角色第18-20页
    (四)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的原因第20-21页
二、《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的报道内容分析第21-38页
    (一)研究设计第21-25页
        1.研究假设第21-22页
        2.样本选择第22页
        3.类目建构第22-24页
        4.信度检验第24-25页
    (二)《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中美经贸摩擦”报道内容分析第25-38页
        1.报道数量凸显关注程度第25-27页
        2.报道体裁体现关注方式第27-29页
        3.报道主题展现核心思想第29-31页
        4.报道领域折射现实关注第31-33页
        5.报道层面彰显媒体视野第33-34页
        6.新闻信源影响报道基调第34-35页
        7.报道倾向表明媒介立场第35-38页
三、《21世纪经济报道》《华尔街日报》“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的报道框架分析第38-48页
    (一)《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的报道框架第38-42页
        1.形式框架:取材本土,报道具有预见性第38-39页
        2.实质框架:明确立场,倡导和平磋商第39-42页
    (二)《华尔街日报》关于“中美经贸摩擦”议题的报道框架第42-46页
        1.形式框架:信源广泛,报道具有国际性第42页
        2.实质框架:两面提示,凸显事件影响第42-46页
    (三)两家媒体报道框架对比分析第46-48页
        1.《21世纪经济报道》定位“本土化”《华尔街日报》视野“国际化”第46页
        2.《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形式单一,《华尔街日报》善用故事化报道第46页
        3.《21世纪经济报道》突出经济议题设置,《华尔街日报》政治把关明显第46-47页
        4.《21世纪经济报道》注重事态追踪,《华尔街日报》关注事件影响第47-48页
四、两家财经媒体对“中美经贸摩擦”议题报道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8-52页
    (一)社会认知决定议题的文本呈现第48-49页
    (二)传媒体制决定议题的新闻价值第49-50页
    (三)文化规范决定议题的价值导向第50-52页
五、两家财经媒体关于“中美经贸摩擦”议题报道对比的启示第52-58页
    (一)正确认识中美财经媒体对同一议题报道的异同第52-53页
    (二)主流财经媒体关于涉外经济争端事件报道的启示第53-58页
        1.报道视角:立足本土,开拓国际视野第53-54页
        2.报道选题:灵活多样,彰显人文关怀第54-55页
        3.报道形式:融汇多元,强化品牌意识第55-56页
        4.报道内容:增强原创,打造人才队伍第56页
        5.报道话语:接轨国际,讲好中国故事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乔治·卢卡斯系列纪录片之《中央王国的医学》与《心理学:记录人的心灵》口译报告
下一篇: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之《烽火育才记》口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