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职业生涯规划生涯的文献 | 第12-18页 |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 第12-13页 |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理论 | 第13-16页 |
·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况 | 第16页 |
·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自尊的定义和结构 | 第18-20页 |
·自尊的定义 | 第18页 |
·自尊研究的发展 | 第18-20页 |
·自尊的测量量表 | 第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页 |
·社会支持的文献研究 | 第20-23页 |
·社会支持的定义 | 第20-22页 |
·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尊和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程序 | 第26-27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7-43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基本特征 | 第27-31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大学生自尊的基本情况 | 第28页 |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 | 第28-31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 第31-35页 |
·性别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1-32页 |
·年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2-33页 |
·年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3页 |
·家庭所在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3-34页 |
·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是否有工作经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 | 第35页 |
·大学生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5-37页 |
·性别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5-36页 |
·年龄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6页 |
·年级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6页 |
·家庭所在地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6页 |
·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6-37页 |
·是否有工作经验在大学生自尊上的差异 | 第37页 |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7-40页 |
·性别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7-38页 |
·年龄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8页 |
·年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8页 |
·家庭所在地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8-39页 |
·是非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9页 |
·是否有工作经验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第39-40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尊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40-41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研究 | 第41-4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3-54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 第43-46页 |
·大学生自尊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 第46-47页 |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47-50页 |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支持和自尊三者的关系 | 第50-54页 |
·大学生自尊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 第50-51页 |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 第51-52页 |
·大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52-53页 |
·大学生的自尊和社会支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