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总体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理论 | 第21-29页 |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 第21-22页 |
·县域金融的内涵 | 第22页 |
·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界定 | 第22-25页 |
·金融消费者的信息知情权 | 第23页 |
·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 | 第23-24页 |
·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第24页 |
·金融消费者的求偿权 | 第24-25页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交易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理论 | 第25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自然垄断理论 | 第26-27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及启示 | 第29-35页 |
·美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 | 第29-30页 |
·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 | 第30-31页 |
·日本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 | 第31-32页 |
·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的启示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基于阳谷县域的问卷调查 | 第35-44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页 |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5-36页 |
·现状分析 | 第36-43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活动频繁,但行业总体满意度不高 | 第37-38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缺乏关注,对自身权益和金融机构的义务了解不清 | 第38-39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消费过程中权益受损情况普遍 | 第39-41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缺少相应的维权意识,基层维权渠道不畅 | 第41-42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匮乏、知识获取相对困难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44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监管缺位 | 第44-45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 | 第45-46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缺失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构建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7-57页 |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47-48页 |
·全面覆盖原则 | 第47页 |
·倾斜保护原则 | 第47-48页 |
·公平公正原则 | 第48页 |
·建立健全顶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 第48-50页 |
·成立专门用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构 | 第50-52页 |
·完善县域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 第52-54页 |
·健全县域金融机构内部纠纷处理程序 | 第52页 |
·建立健全县域金融仲裁制度 | 第52-53页 |
·优化县域金融纠纷司法诉讼机制建设 | 第53-54页 |
·强化县域金融机构的责任、规范其经营行为 | 第54-55页 |
·及时全方位进行信息公开 | 第54页 |
·提升综合素质提供高效高质服务 | 第54页 |
·定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 第54-55页 |
·加强县域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 | 第55-56页 |
·设立专门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部门 | 第55页 |
·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协会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作用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