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我国现行会计标准与税法体系概述 | 第22-27页 |
·会计标准体系 | 第22-24页 |
·会计标准体系概述 | 第22-23页 |
·当前会计标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税法体系 | 第24-26页 |
·现行税法体系概述 | 第24-25页 |
·现行税法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会计标准与税法的关系模式分析 | 第27-37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模式分析 | 第27-29页 |
·会计与税收分离模式 | 第27-28页 |
·会计与税收统一模式 | 第28-29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市场经济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法律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30页 |
·资本市场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 第31-32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关系模式弊端分析 | 第32-34页 |
·会计与税收分离模式的弊端分析 | 第32-33页 |
·会计与税收高度统一模式弊端分析 | 第33-34页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税会关系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 第34-36页 |
·税会关系高度统一模式的变革趋势 | 第34-35页 |
·税会关系分离模式的变革趋势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及分析 | 第37-55页 |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关系的发展演变 | 第37-39页 |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的差异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目标导向方面的因素 | 第39-41页 |
·会计原则与税收原则方面的因素 | 第41-43页 |
·核算前提方面的因素 | 第43页 |
·经济因素 | 第43-44页 |
·法律因素 | 第44-45页 |
·制度制定方面的因素 | 第45-46页 |
·企业行为因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 第47-49页 |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47-48页 |
·评价体系框架 | 第48-49页 |
·当前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程度评价分析 | 第49-54页 |
·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 第50-51页 |
·增加了税务管理成本 | 第51-52页 |
·降低了税款征收率 | 第52-53页 |
·不利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 | 第53-54页 |
·不利于会计的规范化建设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的现实协调方案 | 第55-67页 |
·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基本原则 | 第55-57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55页 |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 第55-56页 |
·重要性原则 | 第56页 |
·与国际接轨原则 | 第56页 |
·现实性的原则 | 第56-57页 |
·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基本思路 | 第57-62页 |
·大中型企业适度分离的模式 | 第57-59页 |
·小型企业、微型企业“高度融合”的模式 | 第59-62页 |
·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基本方案 | 第62-66页 |
·制度制定层面的协调 | 第62-63页 |
·具体业务处理层面的协调 | 第63-64页 |
·制定规范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专项会计准则 | 第64页 |
·提高会计执业综合水平 | 第64页 |
·简化税收征管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