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文言文“深层对话”课堂教学探索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一、 引言第10-13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二) 对话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3页
二、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检讨第13-19页
 (一) 学生的被动接受第13-15页
  1. 兴趣的缺失第13-14页
  2. 情感的伪圣第14-15页
 (二) 教师预设束缚生成第15-17页
  1. 解读肢解化第15-16页
  2. 评价单一化第16-17页
 (三) 教材编排多变第17-19页
  1. 注释精细化第17-18页
  2. 知识碎片化第18-19页
三、 走向“深层对话”的文言文教学第19-25页
 (一) 对话教学理论解析第19-21页
  1. 对话教学理论概述第19-20页
  2.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深层对话的界定第20-21页
 (二) 文言文教学伪对话的表现第21-24页
  1. 对话内容的预设性:独白式对话第22-23页
  2. 对话过程的形式化:对话即讨论、争辩或回答第23页
  3. 对话评价的低效能:对话即鼓励、赞同、肯定第23-24页
 (三) 深层对话的核心内涵第24-25页
  1. 形式与核心第24-25页
  2. 深层对话的意义——思维的碰撞和创造性生成第25页
四、 深层对话在文言教学中的实施第25-38页
 (一) 深层对话要求教师的原创性解读第26-28页
  1. 文本的召唤结构为教师原创解读提供条件第26-27页
  2. 教师的原创解读有助于拓展学生期待视野第27-28页
 (二)深层对话要求关注文言文本的多层次语境第28-34页
  1. 情感语境含蓄情感的酝酿及表达第29-30页
  2. 审美语境丰富意蕴的品味和欣赏第30-32页
  3. 文化语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深思第32-34页
 (三)文言文教学中由一般对话走向深层对话第34-38页
  1. 教师不做课堂的导演第34-35页
  2. 学生对文本充分的解读第35-36页
  3. 关注文本的现实意义第36-37页
  4. 评价机制的有效变革第37-38页
五、 深层对话的课堂尝试第38-44页
 (一)词汇细读式课堂第39-40页
 (二)情感体验式课堂第40-41页
 (三)文化深思式课堂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附录第45-48页
注释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高考看高中语文成语教学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策略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