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豆薯成分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豆薯资源及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 ·资源概述 | 第12页 |
| ·豆薯的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 ·豆薯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第2章 豆薯营养成分分析 | 第15-27页 |
|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 ·材料 | 第15页 |
| ·试剂 | 第15-16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16页 |
| ·试剂配制 | 第16-17页 |
| ·方法 | 第17-20页 |
| ·豆薯水分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 ·豆薯蛋白质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 ·豆薯还原糖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豆薯淀粉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豆薯粗纤维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豆薯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豆薯矿质元素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 ·实验结果 | 第20-25页 |
| ·豆薯块茎水分含量 | 第20页 |
| ·豆薯粗蛋白含量 | 第20-21页 |
| ·豆薯中还原糖含量 | 第21页 |
| ·豆薯中淀粉含量 | 第21-22页 |
| ·豆薯中粗纤维含量 | 第22页 |
| ·豆薯中粗脂肪含量 | 第22-23页 |
| ·豆薯矿质元素测定结果 | 第23-25页 |
| ·评价与分析 | 第25-27页 |
| ·豆薯块茎中富含水分 | 第25页 |
| ·豆薯块茎含少量蛋白质 | 第25页 |
| ·豆薯块茎中脂类物质含量较低 | 第25页 |
| ·豆薯块茎淀粉含量丰富 | 第25页 |
| ·豆薯块茎中粗纤维含量较高 | 第25页 |
| ·豆薯块茎中矿物质丰富 | 第25-27页 |
| 第3章 豆薯汁加工技术的研究 | 第27-38页 |
|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试剂 | 第27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 ·实验工艺与步骤 | 第27-31页 |
|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 ·工艺步骤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 ·淀粉分离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 ·煮沸灭酶时间实验结果 | 第32页 |
| ·二次离心条件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冷冻时间实验结果 | 第33页 |
| ·灭菌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 ·护色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 ·豆薯汁质量标准 | 第36-37页 |
| ·感官指标 | 第36页 |
| ·理化指标 | 第36-37页 |
| ·微生物指标 | 第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第4章 豆薯糖化液制备技术研究 | 第38-49页 |
|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 ·材料 | 第38页 |
| ·试剂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页 |
| ·测定方法 | 第39页 |
| ·豆薯糖化液制备工艺流程 | 第39页 |
| ·豆薯原浆液化研究 | 第39-43页 |
| ·豆薯原浆液化单因素实验 | 第39-42页 |
| ·豆薯原浆液化正交实验 | 第42-43页 |
| ·豆薯原浆糖化研究 | 第43-46页 |
| ·豆薯原浆糖化单因素实验 | 第43-45页 |
| ·豆薯原浆糖化正交实验 | 第45-46页 |
| ·豆薯糖化液脱色研究 | 第46-47页 |
| ·脱色剂选择实验 | 第46-47页 |
| ·脱色剂用量的确定 | 第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第5章 豆薯淀粉加工技术与特性研究 | 第49-66页 |
| ·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49-55页 |
| ·材料 | 第49页 |
| ·试剂 | 第49-50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0页 |
| ·豆薯淀粉制备方法 | 第50-52页 |
| ·豆薯淀粉产品成分分析方法 | 第52-54页 |
| ·豆薯淀粉产品特性研究方法 | 第54-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 ·豆薯淀粉制备 | 第55-57页 |
| ·豆薯淀粉产品特性研究 | 第57-58页 |
| ·豆薯淀粉产品淀粉含量和组成分析 | 第58-64页 |
| ·豆薯淀粉标准 | 第64-65页 |
| ·感官指标 | 第64页 |
| ·理化指标 | 第64-65页 |
| ·微生物指标 | 第65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