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4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4-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4-17页
  二、研究目的第17页
  三、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8-28页
  一、国外文献回顾第19-25页
  二、国内文献回顾第25-28页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8-39页
  一、基本概念第28-33页
  二、理论基础第33-39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39-42页
  一、研究假设第39页
  二、研究思路第39-42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第42-44页
  一、研究方法第42-43页
  二、调查对象选择第43-44页
 第六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第44-46页
  一、创新点第44-45页
  二、不足之处第45-46页
第二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发展及动因第46-58页
 第一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发展概述第46-49页
  一、1969-1970s中期:理论探讨第46-47页
  二、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践起步第47-48页
  三、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第48-49页
 第二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快速发展的动因第49-58页
  一、政府支持缩减第49-51页
  二、社会需求增加第51-52页
  三、服务成本上升第52-53页
  四、竞争逐渐激烈第53-58页
第三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的营销理念第58-65页
 第一节 营销理念的发展演变第58-62页
  一、生产观念-生产导向第58-59页
  二、产品观念-产品导向第59页
  三、推销观念-推销导向第59-60页
  四、市场营销观念-顾客导向第60-61页
  五、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及顾客导向第61-62页
 第二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的营销理念选择第62-65页
  一、社会导向第62-63页
  二、顾客导向第63-65页
第四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目标市场第65-79页
 第一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目标市场构成第65-68页
  一、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目标市场概述第65-67页
  二、单个公共慈善组织的营销目标市场选择第67-68页
 第二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目标市场需求第68-79页
  一、掌握目标市场需求的方法第68-70页
  二、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概述第70-79页
第五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的营销策略第79-104页
 第一节 提高公信力第79-89页
  一、严格守法,信息公开第80-81页
  二、增强自律第81-84页
  三、提高运作绩效,开展绩效考评第84-89页
 第二节 关系营销第89-99页
  一、满足顾客需求第90-97页
  二、维系顾客关系第97-99页
 第三节 慈善文化建设第99-104页
  一、培养宗教信仰第99-102页
  二、培育现代慈善文化第102-104页
第六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成功经验及原因第104-117页
 第一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成功经验第104-105页
  一、社会市场营销理念第104页
  二、明确的目标市场第104页
  三、广泛的营销策略第104-105页
 第二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成功的原因探析第105-117页
  一、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第105-107页
  二、严格的外部监管机制第107-110页
  三、成熟的慈善文化第110-111页
  四、完善的慈善支持组织体系第111-113页
  五、健全的人才吸引与激励机制第113-117页
第七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第117-128页
 第一节 当前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存在的问题第117-124页
  一、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发展不均衡第117-121页
  二、公共慈善组织营销过度商业化第121-124页
 第二节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未来发展第124-128页
  一、定向资助小型组织的营销能力建设第124-125页
  二、避免商业化倾向第125-128页
第八章 美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启示第128-147页
 第一节 中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第128-136页
  一、当前中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存在的问题第128-129页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29-136页
 第二节 中美公共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比较第136-138页
  一、社会治理模式不同第136-137页
  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第137-138页
  三、慈善文化不同第138页
 第三节 中国公共慈善组织营销的发展对策第138-147页
  一、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社合作关系第138-141页
  二、完善外部监管机制第141-142页
  三、培育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第142-143页
  四、建立人才吸引与激励机制第143-144页
  五、加强公共慈善组织自身营销建设第144-147页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第147-152页
 第一节 结论第147-150页
 第二节 讨论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70页
致谢第170-172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冲突管理中的控制与化解研究
下一篇:基于市场化运作的非营利组织三方合作机制研究--选美机构和政府、企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