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BCL-2 家族蛋白特征及组成 | 第12-14页 |
·BCL-2 家族蛋白特征 | 第12-13页 |
·BCL-2 家族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3页 |
·BCL-2 家族蛋白与肿瘤治疗 | 第13-14页 |
·MCL-1 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 第14-16页 |
·mcl-1 基因的结构 | 第14页 |
·MCL-1 L 蛋白的结构及功能 | 第14-16页 |
·MCL-1 的表达调控 | 第16-18页 |
·转录水平的调节 | 第16-17页 |
·转录后调节 | 第17页 |
·翻译水平的调节 | 第17页 |
·翻译后水平调节 | 第17-18页 |
·MCL-1 与人类疾病 | 第18-20页 |
·MCL-1 与多发性骨髓瘤 | 第18-19页 |
·MCL-1 与白血病 | 第19页 |
·MCL-1 与肝癌 | 第19-20页 |
·MCL-1 与宫颈癌 | 第20页 |
·MCL-1 与肿瘤的治疗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日本蟾蜍 MCL-1 cDNA 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34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2-24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日本蟾蜍皮肤 mcl-1 cDNA 的盲筛 | 第24-25页 |
·日本蟾蜍皮肤 cDNA 质粒文库转化 | 第24页 |
·全长 cDNA 筛选 | 第24页 |
·质粒回收及 DNA 测序 | 第24-25页 |
·序列分析 | 第25页 |
·日本蟾蜍皮肤 mcl-1 cDNA 的 PCR 克隆 | 第25-27页 |
·引物设计 | 第25页 |
·PCR 克隆日本蟾蜍皮肤全长 mcl-1 及 ORF | 第25-27页 |
·结果 | 第27-31页 |
·cDNA 的筛选 | 第27页 |
·序列分析 | 第27-31页 |
·测序结果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27-29页 |
·保守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预测 | 第29-30页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30-31页 |
·MCL-1 序列多样性分析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中华大蟾蜍 MCL-1 cDNA 及 ORF 的克隆及分析 | 第34-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试验动物 | 第34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中华大蟾蜍皮肤总 RNA 的提取及其第一链 cDNA 的合成 | 第34-35页 |
·中华大蟾蜍 mcl-1 cDNA 及 ORF 的克隆 | 第35-36页 |
·结果 | 第36-40页 |
·中华大蟾蜍皮肤总 RNA 的结果 | 第36页 |
·中华大蟾蜍 mcl-1 cDNA 克隆 | 第36-37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中华大蟾蜍 mcl-1 ORF 序列 | 第37-38页 |
·中华大蟾蜍 MCL-1 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38-39页 |
·中华蟾蜍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MCL-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表达 | 第42-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42页 |
·缓冲液的配制 | 第42-43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的配制 | 第42-43页 |
·Western blotting 相关缓冲液的配制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引物设计 | 第43-44页 |
·pET-28b-mcl-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4页 |
·SDS-PAGE 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44-45页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49页 |
·pET-28b-mcl-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亚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SDS-PAGE 检测重组蛋白 MCL-1 的诱导表达 | 第47-49页 |
·日本蟾蜍 MCL-1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7-48页 |
·中华大蟾蜍 MCL-1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MCL-1 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检测 | 第51-59页 |
·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51-52页 |
·实验动物及材料 | 第51页 |
·溶液配制 | 第51-52页 |
·包涵体提取缓冲液的配制 | 第51页 |
·ELISA 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51-52页 |
·方法 | 第52-54页 |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检测 | 第52页 |
·重组蛋白包涵体提取 | 第52-53页 |
·BSA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 MCL-1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MCL-1 抗血清的制备 | 第54页 |
·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抗血清 | 第54页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抗血清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57页 |
·可溶性检测及大量表达 | 第54-56页 |
·可溶性检测结果 | 第55页 |
·大量表达结果 | 第55-56页 |
·BSA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ELISA 检测结果 | 第56页 |
·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