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低渗卤水盆地CO2地质储存与联合卤水开发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CO_2地质储存基本原理第20-23页
     ·CO_2基本性质与地下形态第20-22页
     ·CO_2地质储存捕集机制第22-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3-2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6页
     ·存在问题第26-27页
     ·发展趋势第27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27-32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模拟工具第29-31页
     ·论文创新点第31-3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32-43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32-33页
 §2.2 沉积地层与储盖筛选第33-36页
 §2.3 储层和盖层特征第36-41页
     ·储层孔隙物性与岩石学特征第36-39页
     ·盖层空间分布与封闭能力评价第39-40页
     ·地层温度和压力分布第40-41页
 §2.4 江陵凹陷深层富钾卤水特征第41-43页
     ·富钾卤水分布第41-42页
     ·富钾卤水特征第42-43页
第三章 低渗卤水层CO_2注入性与封存机理第43-66页
 §3.1 盐沉淀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第43-50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第43-44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44-46页
     ·盐度耦合毛细压力对盐沉淀的影响第46-47页
     ·注入速率耦合毛细压力对盐沉淀的影响第47-48页
     ·盐沉淀形态分布分析第48-49页
     ·本节小结第49-50页
 §3.2 石英砂岩CO_2矿物捕集模式第50-61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50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50-53页
     ·捕集机制与矿物交替第53-57页
     ·关键性矿物敏感分析第57-58页
     ·石英砂岩矿物捕集模式第58-61页
 §3.3 盐度对CO_2矿物捕集的影响第61-66页
     ·盐度对矿物捕集的影响第61-64页
     ·中长期储存安全性评估第64页
     ·本节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低渗卤水层CO_2灌注技术方法第66-86页
 §4.1 盐沉淀缓解技术方法:稀释和溶解第66-74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66-68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68-69页
     ·2D与3D模型结果对比第69-70页
     ·预注入淡水或微咸水溶液第70-71页
     ·预注入CO_2饱和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第71-73页
     ·各方案CO_2注入速率对比第73-74页
     ·本节小结第74页
 §4.2 低渗储层注入性提高技术:水力压裂第74-78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74-75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75-76页
     ·裂缝长度的影响第76-77页
     ·裂缝布局的影响第77页
     ·压裂程度的影响第77-78页
     ·本节小结第78页
 §4.3 多级砂泥岩互层CO_2灌注方法第78-86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78-79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79-80页
     ·不同砂泥岩互层CO_2注入性与封闭性第80-83页
     ·泥岩渗透率、边界条件与岩盐沉淀的影响第83-84页
     ·不同砂泥岩互层的CO_2灌注方法第84-85页
     ·本节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CO_2地质储存联合卤水开发技术第86-103页
 §5.1 单一工业化卤水开发技术第86-90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86页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第86-87页
     ·单纯性卤水开采效率与开采总量第87-88页
     ·卤水开采可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第88-90页
 §5.2 CO_2地质储存联合卤水开采耦合优势第90-96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90-91页
     ·有效调控区域压力第91-92页
     ·增强卤水开采量第92-93页
     ·提高CO_2注入性第93-95页
     ·降低越流泄漏风险第95页
     ·本节小结第95-96页
 §5.3 关键地质参数敏感性分析第96-98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第96页
     ·储层垂向渗透比对抽采效率的影响第96页
     ·储层渗透率对抽采效率的影响第96页
     ·盖层渗透率对越流补给的影响第96-98页
 §5.4 联合注采耦合方案过程优化第98-103页
     ·改变灌注压力第98-99页
     ·减小布井间距第99-100页
     ·采用完整卤水开采井第100页
     ·减少卤水开采井数目第100-101页
     ·改变井群布设方式第101-102页
     ·本节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03-107页
 §6.1 结论第103-106页
 §6.2 不足与建议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下一篇:我国体育产业融合成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