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试论我国古代恤刑制度及其历史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我国古代恤刑制度概述第9-16页
 (一) 恤刑制度的概念第9页
 (二) 恤刑制度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三) 恤刑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第11-15页
  1. 古老传统的伦理化思想基础第11-13页
  2. 儒家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第13-15页
 (四) 恤刑制度存在的意义第15-16页
二、我国古代恤刑制度化及其演变历程第16-24页
 (一) 恤刑制度萌芽于西周第16-17页
  1. 恤刑思想的萌芽第16页
  2. 恤刑思想的立法实践第16-17页
 (二) 恤刑制度形成于春秋第17-18页
 (三) 恤刑制度理论化于汉初第18-19页
  1. 恤刑思想在理论上的确立第18-19页
  2. 恤刑思想的原则规定第19页
 (四) 恤刑制度法典化于唐代第19-21页
  1. 唐代立法中的恤刑思想第20页
  2. 唐代恤刑思想的立法实践第20-21页
 (五) 恤刑制度完善成熟于其后历代封建王朝第21-24页
  1. 宋朝时期关于恤刑思想的具体体现第21页
  2. 明清时期关于恤刑思想的具体体现第21-24页
三、我国古代恤刑制度的历史评价第24-32页
 (一) 定性第24页
  1. “恤刑”反映了传统社会在刑罚适用领域逐渐儒家化的过程第24页
  2. “恤刑”是传统社会在法制领域中一种平衡的手段第24页
 (二) 在当时的作用第24-26页
  1. 积极作用第24-25页
  2. 消极作用第25-26页
 (三) 对当今法治社会的启示第26-32页
  1. 现代刑法要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第26-28页
  2. 提高司法官员的素质,提升司法道德与司法水平第28-29页
  3. 推动司法制度建设,推进现代法治进程第29-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东辉等强迫交易案法律问题分析--兼评我国强迫交易罪司法实务认定
下一篇:从行为保全角度分析苹果与三星利侵权案--兼评我国行为保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