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一) 客观原因 | 第8页 |
(二) 主观原因 | 第8-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实际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一) 学困生 | 第10页 |
(二) 小学数学学困生 | 第10页 |
(三) 小学数学成绩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三) 已有研究成果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步骤 | 第15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四部分 研究过程及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 | 第16-31页 |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16-18页 |
(一) 研究对象的家庭情况介绍 | 第16-17页 |
(二) 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情况介绍 | 第17-18页 |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对象的变化 | 第18-31页 |
(一) 第一阶段采取的教育措施及研究对象的变化(第一个月) | 第18-21页 |
(二) 第二阶段采取的教育措施及研究对象的变化(第二个月) | 第21-25页 |
(三) 第三阶段采取的教育措施及研究对象的变化(第三个月) | 第25-28页 |
(四) 第四阶段采取的教育措施及研究对象的变化(第四个月) | 第28-31页 |
第五部分 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31-41页 |
一、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结果 | 第31-35页 |
(一) 研究对象的共性变化结果 | 第31-34页 |
(二) 研究对象的个性变化 | 第34-35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一) 教师原因 | 第35-38页 |
(二) 家长原因 | 第38-39页 |
(三) 研究对象自身原因 | 第39-41页 |
第六部分 后续继续提高数学成绩的建议 | 第41-43页 |
一、与学科老师携手,共同关注学困生 | 第41页 |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 第41-42页 |
三、注意反弹 | 第42页 |
四、努力寻求更有效的辅导方法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