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理论分析 | 第18-3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农业保险 | 第18页 |
·农业信贷 | 第18-19页 |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一般理论 | 第19-22页 |
·协同学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金融共生理论 | 第21-22页 |
·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2-28页 |
·农业保险可以作为替代抵押品,降低农业信贷配给 | 第22-23页 |
·农业保险具有期权性质,可提高贷款人预期收益 | 第23-24页 |
·农业保险具有损失补偿功能,降低农户被动违约风险 | 第24-26页 |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双重惩罚功能,降低农户的道德风险 | 第26-27页 |
·农业保险可承担部分交易成本,能增强信贷机构信息生产能力 | 第27-28页 |
·农业信贷对农业保险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8-30页 |
·信贷机构具有信息资源优势,可缓解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 | 第28-29页 |
·信贷机构具有丰富的渠道资源,有助于拓展保险市场 | 第29-30页 |
3 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第30-41页 |
·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协同发展一般分析 | 第30-35页 |
·河北省农业信贷现状 | 第30-32页 |
·河北省农业保险现状 | 第32-34页 |
·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关系的基本判断 | 第34-35页 |
·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实证检验 | 第35-38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5-36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36页 |
·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第36页 |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回归分析 | 第37页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7-38页 |
·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4 国内外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经验模式及启示 | 第41-49页 |
·国外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经验模式 | 第41-44页 |
·巴西——农业保险+优惠贷款利率+巨灾保障基金 | 第41-42页 |
·菲律宾——农业保险+三方分摊保费 | 第42-43页 |
·印度——嵌入式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信贷产品 | 第43-44页 |
·国内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经验模式 | 第44-46页 |
·新疆——银行作为第一受益人 | 第44页 |
·广东——优惠利率 | 第44-45页 |
·陕西——“银保富” | 第45页 |
·安徽——“草莓种植信贷保险” | 第45-46页 |
·河北——“担保+保险+质押” | 第46页 |
·国内外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经验模式的启示 | 第46-49页 |
·因地制宜选择互联险种 | 第46-47页 |
·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 | 第47页 |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 | 第47-48页 |
·构建有效的银保合作模式 | 第48-49页 |
5 促进河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发展的对策 | 第49-56页 |
·政府提供财政政策扶持,促进农业信贷保险发展 | 第49-50页 |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三方权利义务关系 | 第50-52页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积极性 | 第52-53页 |
·完善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合作机制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