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转型背景下评优及其变迁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20页
 一、问题提出第9-11页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1-17页
  (一)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三)研究评述第16-17页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7-20页
  (一)研究意义第17-18页
  (二)研究目的第18页
  (三)研究内容第18页
  (四)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计划经济时代作为社会动员方式的评优第20-32页
 一、时代背景分析第20-22页
  (一)战争中动荡的社会第20-21页
  (二)和平中总体性的社会第21-22页
 二、评优的分类及基本特性第22-27页
  (一)集多种作用于一身的评优第22-23页
  (二)评优的分类第23-25页
  (三)评优的基本特性第25-27页
 三、评优的效果第27-30页
  (一)实现目标的手段——社会动员第27页
  (二)凝聚士气的方法——社会激励第27-28页
  (三)完成选拔的途径——社会流动第28-30页
  (四)意识形态的传播——社会宣传第30页
 四、小结第30-32页
第二章 :转型期两种机制并存的评优第32-41页
 一、时代背景分析第32-33页
 二、评优机制的演变第33-37页
  (一)个人主义的盛行第33-34页
  (二)评优范围扩大到追求利益者第34-35页
  (三)评优标准的多层次第35页
  (四)评优内容的变化第35-36页
  (五)评优品牌的出现第36-37页
 三、评优的变迁第37-40页
  (一)第三方评选机构的加入第37-38页
  (二)传统与现实的矛盾第38-39页
  (三)激励机制物质化第39页
  (四)评优过程形式化第39-40页
 四、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评优的变迁----以“劳模”评选为例第41-46页
 一、劳模评选机制介绍第41-43页
  (一)劳模评选历史第41-42页
  (二)劳模评选标准及范围第42页
  (三)劳模评选方法及不足第42-43页
 二、两种经济体制下“劳模”评选的变迁第43-46页
  (一)两种经济体制下“劳模”评选的社会动员方式的变迁第43-44页
  (二)两种经济体制下“劳模”评选的社会激励机制的变迁第44-45页
  (三)两种经济体制下“劳模”评选的社会流动现象的变迁第45-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绩效管理驱动下的我国城区数字政府建设研究
下一篇:新公共服务视野下城市摊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