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目标及内容 | 第8-9页 |
·研究目标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9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数据来源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能力理论 | 第13-15页 |
·对能力的代表性认识 | 第13-14页 |
·可行能力贫困观 | 第14-15页 |
·有关农户发展能力的研究 | 第15-18页 |
·对农户发展能力概念的探讨 | 第15-16页 |
·对农户发展能力的应用 | 第16-17页 |
·发展能力其它视角的研究 | 第17-18页 |
·结构方程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 第18-19页 |
·文献述评 | 第19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19-22页 |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介绍 | 第19-20页 |
·农户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农户发展能力的现状 | 第22-29页 |
·指标说明 | 第22页 |
·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 第22-28页 |
·自我发展能力的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发展意识的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公共空间的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农户发展能力关键测量指标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农户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7页 |
·模型的修正、检验及评价 | 第29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 | 第29-32页 |
·农户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第32-36页 |
·发展意识对农户发展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32-34页 |
·公共空间对农户发展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34-35页 |
·自我发展能力对农户发展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35-36页 |
·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空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想要发展却无力发展 | 第37页 |
·连片特困地区农户发展能力基础薄弱,培育困难度大 | 第37页 |
·内驱力决定、外引力支持农户发展能力的形成 | 第37-38页 |
·农户发展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38-41页 |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提素增收扩能力 | 第38-39页 |
·增加公共参与机会,提高农户公共参与能力 | 第39页 |
·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持特困地区发展 | 第39页 |
·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提高农村社会能力的发展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