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 第8-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第14-15页 |
| ·熵值法简介 | 第15-17页 |
| ·模糊数学评价法简介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6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26页 |
| ·农户发展能力分析框架 | 第21-22页 |
| ·农户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6页 |
| 第四章 农户发展能力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 ·农户生活状况简介 | 第27-31页 |
| ·农户发展能力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36页 |
| ·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 ·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 ·社会公共空间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 ·主要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农户发展能力初步评估 | 第37-47页 |
| ·用改进的熵值法评估农户发展能力 | 第37-38页 |
| ·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评估农户发展能力 | 第38-39页 |
| ·农户发展能力测算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 ·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 ·优化安置区产业结构,实现农户增收 | 第48-49页 |
| ·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农户就业能力 | 第49页 |
| ·加强农户之间的文化交流,重构关系网络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49-50页 |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 第50页 |
| ·完善安置区基层干部管理机制,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