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家战略审计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国家战略 | 第21页 |
二、国家审计 | 第21-22页 |
三、国家战略审计 | 第22页 |
第二节 国家战略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一、社会契约理论 | 第22-23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三、信息假说理论 | 第23-24页 |
四、监督假说理论 | 第24页 |
五、“免疫系统”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国家战略监督的现状分析及国外的经验借鉴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我国国家战略实施与监督的现状及分析 | 第25-28页 |
一、国家战略实施现状及分析 | 第25-27页 |
二、国家战略监督现状及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国外国家战略监督实施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一、美国国家战略监督实施的经验借鉴 | 第28-29页 |
二、其他国家战略监督实施的经验借鉴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我国国家战略审计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我国实施国家战略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31-34页 |
一、国家战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31-32页 |
二、国家战略审计的风险防范作用 | 第32-33页 |
三、国家战略审计的监督和建设性作用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实施国家战略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9页 |
一、国家战略审计的环境基础 | 第34-35页 |
二、国家战略审计的体制基础 | 第35-36页 |
三、国家战略审计的人才基础 | 第36-37页 |
四、国家战略审计的实践基础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我国国家战略审计框架的构建 | 第39-56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审计模式的构建 | 第39-43页 |
一、国外国家审计模式 | 第39-40页 |
二、国家战略审计模式构建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国家战略审计内容的构建 | 第43-46页 |
一、国家战略制定的审计 | 第43-44页 |
二、国家战略实施过程的审计 | 第44-45页 |
三、国家战略效果的审计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国家战略审计标准的确立 | 第46-49页 |
一、国家战略审计的标准 | 第46-47页 |
二、确定国家战略审计标准的方法 | 第47-49页 |
第四节 国家战略审计实施程序和方法的构建 | 第49-53页 |
一、国家战略审计实施程序 | 第50页 |
二、国家战略审计实施程序的特殊性 | 第50-52页 |
三、国家战略审计实施方法 | 第52-53页 |
第五节 国家战略审计的保障机制 | 第53-56页 |
一、健全审计法规和标准 | 第53页 |
二、加强审计公告制度 | 第53-54页 |
三、改革国家审计模式 | 第54页 |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