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1 导论 | 第15-3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8-19页 |
·概念定义与研究层次 | 第19-24页 |
·制度环境的定义 | 第19-20页 |
·家族企业的定义 | 第20-22页 |
·政治联系的定义 | 第22-23页 |
·家族企业治理的含义 | 第23-24页 |
·选题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30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5-27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0-54页 |
·制度与制度环境 | 第30-32页 |
·制度环境与治理 | 第32-34页 |
·家族企业的定义 | 第34-38页 |
·家族企业理论研究述评 | 第38-44页 |
·个人视角的家族企业理论:代理理论、管家理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 | 第38-42页 |
·组织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理论:基于资源观理论 | 第42-44页 |
·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 | 第44-47页 |
·家族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家族涉入与公司治理 | 第45-46页 |
·政治联系与公司治理 | 第46-47页 |
·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的主要经验研究证据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3 制度环境与家族企业的替代性机制:一个博弈模型 | 第54-68页 |
·制度环境与替代性机制的理论渊源 | 第54-55页 |
·制度环境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型 | 第55-57页 |
·制度环境对家族涉入的影响:基于三阶段博弈模型 | 第57-65页 |
·雇佣家族成员 | 第58-60页 |
·雇佣职业经理人 | 第60-61页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61-65页 |
·模型的评价与可能的拓展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4 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的案例研究 | 第68-96页 |
·引言 | 第68页 |
·案例历史简介 | 第68-72页 |
·荣氏家族企业 | 第68-69页 |
·利丰集团 | 第69-70页 |
·杜邦家族企业 | 第70-72页 |
·研究设计 | 第72-73页 |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三案例比较分析 | 第73-86页 |
·荣氏家族治理结构的变迁 | 第73-77页 |
·利丰集团治理结构的变迁 | 第77-81页 |
·杜邦家族治理结构的变迁 | 第81-86页 |
·制度环境对家族涉入和政治影响的三案例比较分析 | 第86-91页 |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荣氏企业 | 第87-89页 |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利丰公司 | 第89-90页 |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家族涉入:杜邦家族 | 第90-91页 |
·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家族企业的政治联系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5 家族涉入、政治联系与制度环境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第96-117页 |
·理论背景与研究框架 | 第96-98页 |
·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98-105页 |
·制度环境与替代性机制 | 第98-99页 |
·制度环境与家族涉入 | 第99-101页 |
·制度环境与政治联系 | 第101-103页 |
·政治联系与家族涉入 | 第103-105页 |
·研究设计 | 第105-107页 |
·数据样本 | 第105页 |
·家族涉入和政治联系 | 第105-106页 |
·制度环境指数与工具变量 | 第106页 |
·其他控制变量 | 第106-107页 |
·计量模型 | 第107-108页 |
·实证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2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17-118页 |
·政策建议 | 第118-120页 |
·局限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48页 |
附录1:第三章数学证明 | 第148-150页 |
附录2:2009版市场化指数和工具变量值 | 第150-151页 |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