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槟榔屿潮州会馆的功能演变(1920-1960)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导论第7-21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选题依据第8-10页
   ·学术史回顾第10-15页
     ·关于新马华人史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新马华人社会结构的研究第11-13页
     ·关于华人社团组织的研究第13-15页
   ·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5-21页
     ·资料来源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2章 槟榔屿潮州会馆的社会历史背景第21-35页
   ·槟榔屿人口结构第21-25页
   ·槟榔屿华人社会结构第25-29页
   ·新马华人政治认同第29-35页
第3章 槟榔屿潮州会馆会务的转变第35-55页
   ·经费来源第36-42页
     ·经营性收入第36-39页
     ·神主祭祀收入第39-41页
     ·临时收入第41-42页
   ·经费用途第42-47页
     ·常务性支出第42-44页
     ·功能性支出第44-47页
   ·会务转变第47-55页
     ·会务分类第47-48页
     ·突出文化教育第48-50页
     ·从关怀桑梓建设到关注本地建设第50-52页
     ·从保障同侨福利到争取公民权利第52-55页
第4章 槟榔屿潮州会馆组织结构的变迁第55-69页
   ·领导层的更替第55-58页
   ·组织结构的变迁第58-66页
     ·修章之前的会馆组织结构第59-60页
     ·1947 年修章经过第60-62页
     ·1947 年修章的动因第62-64页
     ·修章之后会馆的组织结构第64-66页
   ·结构对功能的影响第66-69页
第5章 结语第69-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彭泽民侨务实践研究(1924-1927)
下一篇:洛阳城市更新中大遗址保护性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