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 | 第11-12页 |
| ·用于生物标记的几种纳米材料 | 第12-14页 |
| ·金属纳米颗粒 | 第12-13页 |
| ·半导体量子点 | 第13页 |
|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 | 第13-14页 |
| ·荧光碳点 | 第14-15页 |
| ·概论 | 第14-15页 |
| ·荧光碳点的发光原理 | 第15页 |
| ·荧光碳点的合成方法 | 第15-19页 |
| ·激光消融法 | 第15-16页 |
| ·浓酸氧化法 | 第16-17页 |
| ·电化学制备法 | 第17页 |
| ·有机物碳化法 | 第17-18页 |
| ·模板法 | 第18-19页 |
| ·荧光碳点的应用现状 | 第19-22页 |
| ·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作为离子探针的应用 | 第22页 |
| ·荧光碳点的细胞毒性研究 | 第22-24页 |
| ·细胞毒性的主要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 ·荧光碳点引起细胞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选题的意义及思路 | 第24-26页 |
| 第2章 PEI修饰的荧光碳点的合成及表征 | 第26-45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荧光碳点的合成 | 第27-28页 |
| ·荧光碳点的修饰 | 第28页 |
| ·荧光碳点的表征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 ·荧光碳点的合成原理 | 第29-30页 |
| ·荧光碳点的结构表征 | 第30-32页 |
| ·荧光碳点的光谱表征 | 第32-35页 |
| ·碳点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 ·荧光碳点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37页 |
| ·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37-40页 |
| ·表面修饰条件的优化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3章 荧光碳点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 第45-55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46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46-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酵母菌的培养及标记 | 第47页 |
| ·PEI修饰的荧光碳点与抗体偶联 | 第47页 |
| ·HeLa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47-48页 |
| ·HeLa细胞的免疫标记与成像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 ·荧光碳点与CEA8抗体的共价偶联 | 第48-49页 |
| ·荧光碳点对HeLa细胞标记的原理 | 第49-50页 |
| ·荧光碳点对HeLa细胞的免疫标记与成像 | 第50-52页 |
| ·荧光碳点对酵母菌的细胞内标记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荧光碳点的细胞毒性探讨 | 第55-63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CdTe量子点的合成 | 第56-57页 |
| ·用MTT法检测CDs和CdTe QDs的细胞毒性 | 第57-58页 |
| ·用台盼蓝法检测荧光CDs和CdTe QDs的细胞毒性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 ·基于MTT法的荧光碳点与量子点的毒性比较 | 第58-60页 |
| ·基于台盼蓝法的荧光碳点与量子点的毒性比较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