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22页 |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简要评析 | 第18-19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9-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20-22页 |
(一)研究的重点 | 第20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20-21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从《讲话》到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 第22-33页 |
一、文艺、文化及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解析 | 第22-25页 |
(一)文艺的概念与内涵 | 第22-23页 |
(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 第23-24页 |
(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解析 | 第24-25页 |
二、一个前置性问题 为什么把二者放在一起讨论 | 第25-30页 |
(一)《讲话》与文化强国建设占略 | 第25-27页 |
(二)《讲话》到文化强国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 第27-30页 |
三、在文化强国建设战略背景下研究《讲话》涉及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文本解读 《讲话》的思想来源、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33-47页 |
一、《讲话》的思想来源 | 第33-36页 |
(一)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33-35页 |
(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观 | 第35-36页 |
二、《讲话》的历史背景 | 第36-40页 |
(一)政治背景 | 第37-38页 |
(二)文化背景 | 第38-40页 |
三、《讲话》的主要内容 | 第40-47页 |
(一)党的文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 第40-41页 |
(二)文艺创作的目标 | 第41页 |
(三)文艺创作的方向 | 第41-43页 |
(四)文艺创作的方针 | 第43-44页 |
(五)文艺批评的标准 | 第44-45页 |
(六)文艺创作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历史评价 《讲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第47-61页 |
一、《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第47-51页 |
(一)《讲话》关于文艺创作的方向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48-49页 |
(二)《讲话》关于文艺源于生活的观点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丰富与发展 | 第49页 |
(三)《讲话》提出的文艺创作的批判继承与吸收借鉴方针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发展 | 第49-50页 |
(四)《讲话》关于文化创作的目标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发展 | 第50-51页 |
二、《讲话》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石 | 第51-56页 |
(一)《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的方向——为人民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51-52页 |
(二)《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的方针——批判继承与吸收借鉴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52-53页 |
(三)《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53-54页 |
(四)《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完善文艺与政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54-56页 |
(五)《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中歌颂与暴露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56页 |
三、《讲话》是引导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光辉旗帜 | 第56-61页 |
(一)立场与目标的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 第57-58页 |
(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遵守的科学原则 | 第58页 |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 第58-59页 |
(四)继承借鉴与吸收创新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律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价值探索 《讲话》对当前文化强国 建设的精神指向与内在启示 | 第61-71页 |
一、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 第61-64页 |
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构成我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第64-66页 |
三、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把握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科学协调发展 | 第66-67页 |
四、文化建设必须要搭建平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 第67-69页 |
五、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传承发展、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的关系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