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统计与整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词类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构成及特点 | 第17-55页 |
| 实词类 | 第17-47页 |
| ·名词 | 第17-22页 |
| ·名词的分类 | 第17-20页 |
| ·名词的语法特征 | 第20-22页 |
| ·名词的句法功能 | 第22页 |
| ·动词 | 第22-27页 |
| ·动词的分类 | 第23-24页 |
| ·动词的语法特征 | 第24-26页 |
| ·动词的句法功能 | 第26-27页 |
| ·形容词 | 第27-30页 |
| ·形容词的分类 | 第27-28页 |
|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 第28-29页 |
| ·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 第29-30页 |
| ·代词 | 第30-34页 |
| ·代词的分类 | 第31页 |
| ·代词的语法特征 | 第31-32页 |
| ·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32-34页 |
| ·量词 | 第34-40页 |
| ·量词的分类 | 第34-38页 |
| ·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38-39页 |
| ·量词的句法功能 | 第39-40页 |
| ·数词 | 第40-43页 |
| ·数词的分类 | 第40-41页 |
| ·数词的语法特征 | 第41-42页 |
| ·数词的句法功能 | 第42-43页 |
| ·副词 | 第43-45页 |
| ·副词的分类 | 第43-44页 |
| ·副词的语法特征 | 第44-45页 |
| ·副词的句法功能 | 第45页 |
| ·拟声词 | 第45-47页 |
| ·拟声词的分类 | 第45-46页 |
| ·拟声词的语法特征 | 第46-47页 |
| ·拟声词的句法功能 | 第47页 |
| 虚词类 | 第47-54页 |
| ·连词 | 第47-49页 |
| ·连词的分类 | 第47-49页 |
| ·连词的语法特征 | 第49页 |
| ·介词 | 第49-51页 |
| ·介词的分类 | 第49-50页 |
| ·介词短语的语法特征 | 第50页 |
| ·介词短语的句法功能 | 第50-51页 |
| ·助词 | 第51-54页 |
| ·助词的分类 | 第51-52页 |
| ·助词的特征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词的兼类现象 | 第55-61页 |
| ·各词类的兼类现象概述 | 第55-56页 |
| ·各种兼类现象的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 第四章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的基本词 | 第61-71页 |
| ·常用词与基本词的异同 | 第61页 |
| ·划分基本词的原则 | 第61-63页 |
|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的基本词汇 | 第63-70页 |
| ·天文地理类 | 第63-64页 |
| ·自然事物 | 第64-65页 |
| ·与人类相关 | 第65-68页 |
| ·衣食住行 | 第68-69页 |
| ·精神文化 | 第69-70页 |
| ·其它实词类的基本词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1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总表 | 第75-165页 |
| 附录2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兼类词表 | 第165-167页 |
| 致谢 | 第167-1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