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三、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注释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发展的一般理论 | 第17-25页 |
一、 全球化的兴起与全球化的意蕴 | 第17-20页 |
(一) 全球化兴起的原因 | 第17-19页 |
(二) 全球化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 “全球主义”关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理论 | 第20-21页 |
(一) 经济自由化 | 第20页 |
(二) 市场一体化 | 第20-21页 |
(三) 政治西方化 | 第21页 |
(四) 世界单极化 | 第21页 |
三、 反全球主义关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理论 | 第21-23页 |
(一) 全球化使富国越富穷国越穷 | 第22页 |
(二) 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化 | 第22页 |
(三) 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倾销造成发展中国家主权被削弱 | 第22-23页 |
(四) 全球化削弱民族国家特有文化 | 第23页 |
注释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历程回顾 | 第25-37页 |
一、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思想历程 | 第25-31页 |
(一) 力挽狂澜打破思想禁锢接受全球化 | 第25-27页 |
(二) 艰难的探索中坚持参与全球化 | 第27-30页 |
(三) 新时期面对新机遇科学分析全面发展全球化理论 | 第30-31页 |
二、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实践历程 | 第31-35页 |
(一) 冲破束缚主动迈开参与全球化的脚步 | 第32-33页 |
(二) 克服重重阻碍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 | 第33-34页 |
(三) 新世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实践进入新阶段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国参与全球化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 第37-52页 |
(一)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成就与不足 | 第37-45页 |
(二)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经验与教训 | 第45-50页 |
(三) 中国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发展理论的丰富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52-60页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尊重国际价值之间的选择 | 第52-54页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时俱进 | 第52-53页 |
(二) 树立全球意识——消除误解和而不同 | 第53-54页 |
二、 坚持中国特色与顺应国际潮流之间的选择 | 第54-56页 |
(一) 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54-55页 |
(二) 认清国际形势——韬光养晦趋利避害 | 第55-56页 |
三、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和平发展之间的选择 | 第56-57页 |
(一) 坚决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 第56页 |
(二) 坚持和平外交方针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第56-57页 |
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转化为美好现实 | 第57-59页 |
(一) 圆梦的时代要求——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 第57-58页 |
(二) 圆梦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58页 |
(三) 圆梦的动力——积聚人民的力量 | 第58-59页 |
(四) 圆梦中产生的共鸣——和谐世界 | 第59页 |
注释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