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公司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社会贡献值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27-35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7-29页 |
·绩效评价 | 第27页 |
·绩效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 第27页 |
·利益相关者 | 第27-28页 |
·社会责任 | 第28页 |
·社会贡献值 | 第28-29页 |
·相关理论综述与启示 | 第29-3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9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9-30页 |
·社会责任理论 | 第30页 |
·会计信息需求理论 | 第30页 |
·社会贡献价值理论 | 第30-31页 |
·三重盈余绩效评价理论 | 第31页 |
·相关理论的主要启示 | 第31-35页 |
3 社会责任履行对优化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及现实选择 | 第35-45页 |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及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分析 | 第35-39页 |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历程及主要动因分析 | 第35-36页 |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发布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世界500强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及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 | 第37页 |
·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现状以及趋势 | 第37-38页 |
·社会责任全面履行趋势对优化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 | 第38-39页 |
·社会责任视角下优化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客观需要 | 第39-41页 |
·现行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 | 第39-41页 |
·社会责任视角下优化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41页 |
·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贡献值评价的背景及意义 | 第41-45页 |
·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贡献值评价的制度背景 | 第41-42页 |
·引入社会贡献值评价对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的推动意义 | 第42-45页 |
4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设计 | 第45-55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的优化目标 | 第45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的优化原则 | 第45-46页 |
·全面系统考虑公司不同层面绩效表现的原则 | 第45页 |
·协调绩效评价与社会责任履行之间关系的原则 | 第45页 |
·重点选取关键性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45-46页 |
·各层面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可操作性原则 | 第46页 |
·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46页 |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46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46-52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思路 | 第46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6-52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标准的优化 | 第52-53页 |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报告的优化 | 第53-55页 |
5 基于社会贡献值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第55-77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公司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5-59页 |
·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5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灰色关联评价模型的建立步骤 | 第56-59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59-62页 |
·样本选取 | 第59-60页 |
·数据来源 | 第60-62页 |
·样本公司绩效状况综合评价 | 第62-76页 |
·评价过程 | 第62-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76页 |
·结论与相关思考 | 第76-77页 |
6 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77-79页 |
·继续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具体规定 | 第77页 |
·研究制定反映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绩效评价标准 | 第77页 |
·积极开展以社会贡献值为导向的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 第77-78页 |
·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公司绩效社会监督与评价体系 | 第78-79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研究结论 | 第79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