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1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自由基与氧化损伤 | 第18-20页 |
·天然自由基清除剂 | 第20-31页 |
·多酚类物质 | 第21-23页 |
·黄酮类物质 | 第23-25页 |
·花色苷类物质 | 第25-27页 |
·花色苷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 第27-30页 |
·花色苷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 第30页 |
·花色苷类物质对视觉的保护作用 | 第30-31页 |
·花色苷类物质可有效的减少组织发炎和过敏反应 | 第31页 |
·氧化诱导损伤的产生机制和防御机制 | 第31-39页 |
·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途径 | 第32-34页 |
·多酚类抗辐射作用及修复途径 | 第34-36页 |
·多酚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及作用途径 | 第36-38页 |
·天然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质与抑癌作用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41-5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1-43页 |
·原料 | 第41页 |
·细胞及细胞培养基 | 第41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41-42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红豆越橘多酚的提取纯化鉴定方法 | 第43-44页 |
·多酚粗提方法 | 第43页 |
·大孔吸附树脂X-5 富集纯化红豆越橘多酚 | 第43页 |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43-44页 |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第44-46页 |
·DPPH法 | 第44页 |
·ABTS法 | 第44-45页 |
·羟基自由基(· OH)清除能力 | 第45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清除能力 | 第45页 |
·总还原力测定 | 第45页 |
·铜离子还原能力 | 第45-46页 |
·铁离子螯合能力 | 第46页 |
·脂质过氧自由基(ROO· ) 清除能力 | 第46页 |
·抗氧化成分测定方法 | 第46-47页 |
·多酚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类黄酮含量测定 | 第47页 |
·花色苷含量测定 | 第47页 |
·动物实验 | 第47-51页 |
·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实验动物分组 | 第47-48页 |
·外周血细胞计数 | 第48页 |
·免疫脏器重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小鼠碳廓清指数的测定 | 第48页 |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 第48-49页 |
·骨髓细胞微核实验 | 第49页 |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 | 第49-50页 |
·小鼠脾细胞和肠绒毛超微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50页 |
·MDA及氧化还原酶系实验 | 第50-51页 |
·细胞实验 | 第51-54页 |
·辐射诱导白细胞氧化损伤的防护 | 第51-52页 |
·抗癌细胞增殖活性测定 | 第52页 |
·DNA Ladder实验 | 第52-53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 第53页 |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4-55页 |
第3章 活性跟踪法确定最优组分并鉴定主要成分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大孔树脂富集红豆越橘多酚 | 第55-57页 |
·对癌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筛选最优组分 | 第57-63页 |
·对结肠癌HT2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7-58页 |
·对肝癌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8-59页 |
·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肺癌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0-62页 |
·顺铂对HT29、HepG2 和Hela三种癌细胞的抑制活性 | 第62-63页 |
·红豆越橘多酚(LBP)的主要成分确定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红豆越橘多酚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成分分析 | 第67-81页 |
·红豆越橘多酚清除生理自由基 | 第67-69页 |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 第67-68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第68-69页 |
·红豆越橘多酚还原能力及螯合能力 | 第69-72页 |
·总还原能力 | 第69-70页 |
·铜离子还原能力 | 第70-71页 |
·铁离子螯合能力 | 第71-72页 |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72-73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辐射诱导白细胞损伤的防护效应 | 第73-74页 |
·比较红豆越橘与其他浆果的抗氧化成分和活性 | 第74-80页 |
·多酚含量 | 第74-75页 |
·黄酮含量 | 第75-76页 |
·花色苷含量 | 第76页 |
·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 | 第76-78页 |
·总酚、黄酮、花色苷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红豆越橘多酚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81-110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体重及其血象的影响 | 第82-85页 |
·LBP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第85-87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体内相关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87-94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87-88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 第88-89页 |
·过氧化氢酶(CAT) | 第89-90页 |
·乳酸脱氢酶(LDH) | 第90-91页 |
·谷胱甘肽(GSH) | 第91-92页 |
·髓过氧化物酶(MPO) | 第92-93页 |
·丙二醛 (MDA) | 第93-94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骨髓细胞微核数的影响 | 第94-95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骨髓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第95-96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脾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96-99页 |
·红豆越橘多酚对小鼠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 第99-102页 |
·小鼠脾细胞和肠绒毛超微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02-104页 |
·小鼠脾组织细胞超微形态学变化 | 第102-104页 |
·小鼠肠上皮细胞及微绒毛超微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104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04-108页 |
·脾组织SOD值与脾淋巴细胞增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脾组织SOD值与微核形成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5-107页 |
·脾组织LDH值与微核形成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脾组织MDA值与微核形成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6章 红豆越橘多酚抗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 第110-130页 |
·引言 | 第110-111页 |
·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分析 | 第111-113页 |
·多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抗癌细胞增殖相关性分析 | 第113页 |
·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113-11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梯状DNA检测细胞凋亡 | 第114-115页 |
·LBP对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第115-119页 |
·LBP对肿瘤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LBP抗氧化和抗癌细胞增殖相关性分析 | 第121-126页 |
·LBP抗肝癌细胞增殖和对细胞DNA损伤相关性分析 | 第126-127页 |
·LBP抗肝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阻滞相关性分析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结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7页 |
附录 | 第147-1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51-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个人简历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