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19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论文的章节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FC-AV 和 ADVB 协议 | 第19-33页 |
| ·FC-AV 的简介 | 第19-20页 |
| ·FC-AV 的层次结构 | 第19-20页 |
| ·FC-AV 的实现方式 | 第20页 |
| ·ADVB 协议 | 第20-21页 |
| ·ADVB 的容器系统 | 第21-29页 |
| ·容器头 | 第23-26页 |
| ·对象 0-辅助数据 | 第26-28页 |
| ·视频流与 ADVB 帧的映射 | 第28-29页 |
| ·ADVB 帧 | 第29-32页 |
| ·空闲字 | 第29页 |
| ·帧起始定界符 SOF | 第29-30页 |
| ·帧头 | 第30-31页 |
| ·数据域 | 第31页 |
| ·循环冗余校验(CRC) | 第31-32页 |
| ·帧终止定界符 EOF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FC-AV 测试卡的整体设计 | 第33-52页 |
| ·整体设计框架 | 第33-34页 |
| ·写文件控制 | 第34-41页 |
| ·设计框架 | 第34-35页 |
| ·VGA 时序 | 第35-36页 |
| ·IIC 总线 | 第36-38页 |
| ·AD9980 的配置 | 第38-41页 |
| ·ADVB 传输的设计 | 第41-45页 |
| ·设计框架 | 第41-42页 |
| ·帧解析 | 第42页 |
| ·接口控制文件 ICD | 第42-45页 |
| ·ADVB 接收的设计 | 第45-46页 |
| ·设计框架 | 第45页 |
| ·接收检测 | 第45-46页 |
| ·显示的设计 | 第46-50页 |
| ·设计框架 | 第46页 |
| ·行场同步信号的恢复 | 第46-47页 |
| ·CH7301C 的配置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FC-AV 测试卡的实现与仿真 | 第52-80页 |
| ·实现平台 | 第52-54页 |
| ·写文件控制的实现与仿真 | 第54-59页 |
| ·数据的重组 | 第54-55页 |
| ·ELS 帧的封装 | 第55-56页 |
| ·ELS 帧的描述符 | 第56页 |
| ·仿真结果 | 第56-59页 |
| ·ADVB 传输的实现和仿真 | 第59-69页 |
| ·帧解析 | 第60页 |
| ·ADVB 帧的封装 | 第60-64页 |
| ·ADVB 帧的发送控制 | 第64-67页 |
| ·整体的仿真结果 | 第67-69页 |
| ·ADVB 接收的实现和仿真 | 第69-72页 |
| ·帧的状态检测 | 第69-71页 |
| ·有效数据的缓存 | 第71页 |
| ·整体的仿真结果 | 第71-72页 |
| ·显示的实现和仿真 | 第72-78页 |
| ·场同步信号的恢复 | 第73-74页 |
| ·行同步信号的恢复 | 第74-75页 |
| ·数据的缓存和重组 | 第75-77页 |
| ·整体的仿真结果 | 第77-78页 |
| ·PCIE-DMA 控制 IP 核和光纤通道控制 IP 核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FC-AV 测试卡的系统测试 | 第80-92页 |
| ·测试环境 | 第80-81页 |
| ·测试结果 | 第81-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2-93页 |
| ·论文总结 | 第92页 |
| ·工作展望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