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 认知负荷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一) 认知负荷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二) 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学原则 | 第20-22页 |
(三) 认知负荷的类型 | 第22-23页 |
(四) 认知负荷的测量 | 第23-25页 |
二、 认知负荷理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 第25-28页 |
(一) 认知负荷理论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 | 第25-26页 |
(二) 认知负荷理论有助于减轻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者的记忆压力 | 第26-28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认知负荷情况调查分析——以江苏省建湖县E中学为个案 | 第28-34页 |
(一) 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28-30页 |
(二) 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30-34页 |
四、 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知负荷的因素 | 第34-38页 |
(一) 内在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二) 外在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三) 相关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五、 有效管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认知负荷的建议 | 第38-45页 |
(一) 控制内在认知负荷的建议 | 第38-39页 |
(二) 优化外在认知负荷的建议 | 第39-43页 |
(三) 提高相关认知负荷的建议 | 第43-45页 |
六、 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举隅——以《经济生活》内容为例 | 第45-52页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5页 |
(二) 实验工具 | 第45-46页 |
(三) 实验思路 | 第46-47页 |
(四) 课件设计案例 | 第47-50页 |
(五)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