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90年代“诗是经验”诗学观的历史回应 | 第14-28页 |
(一) 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的“诗是经验” | 第14-22页 |
1、中国新诗“诗是经验”诗学观的诗坛准备 | 第14-18页 |
2、中国新诗“诗是经验”诗学观在20世纪40年代的理论出场 | 第18-22页 |
(二) “诗是经验”的90年代话语场 | 第22-28页 |
1、从“存在”觉醒出发的观念转变 | 第22-24页 |
2、源自“第三代”诗人的价值取向 | 第24-28页 |
二、90年代诗歌写作对40年代“诗是经验”诗学观的阐扬 | 第28-40页 |
(一) 90年代诗歌写作的“综合化”倾向 | 第28-35页 |
1、“情感”与“经验”的“综合化” | 第29-31页 |
2、“历史化”与“非历史化”的综合 | 第31-32页 |
3、“个人化”与“非个人化”的综合 | 第32-33页 |
4、多种叙事手法的综合 | 第33-35页 |
(二) 90年代诗人处理“日常经验”的两个不同向度 | 第35-40页 |
1、蕴含深意的“日常经验” | 第36-38页 |
2、停留于表层的“日常经验” | 第38-40页 |
三、90年代“诗是经验”诗学观的核心目标 | 第40-50页 |
(一) 追求独立的“个人”视角 | 第40-44页 |
1、“个人写作” | 第40-42页 |
2、“知识分子写作” | 第42-43页 |
3、“民间写作” | 第43页 |
4、“身体写作” | 第43-44页 |
(二) 规避青春性激情 | 第44-48页 |
1、“中年写作” | 第45-46页 |
2、“叙事性”写作 | 第46-48页 |
(三)、传达“复杂经验” | 第48-50页 |
1、由情感的单向度转向情感的多向度 | 第48页 |
2、经由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升华传达“复杂经验”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