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骆一禾生平简介 | 第9页 |
(二) 骆一禾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 第9-11页 |
一、怀抱“志向”的歌者 | 第11-21页 |
(一) 心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 第11-13页 |
(二) 在众声喧哗中“走着我自己” | 第13-18页 |
1. 喧嚣的八十年代诗坛 | 第14-15页 |
2. 在喧嚣中保持清醒 | 第15-17页 |
3. 坚守诗歌的精神旨归 | 第17-18页 |
(三) 追寻诗歌的“根本”出路 | 第18-21页 |
二、“背向前人也背向同代人”的诗歌创作 | 第21-32页 |
(一) 早期诗歌分析 | 第21-24页 |
1. 初试啼音 | 第21-22页 |
2. 唱响“青春” | 第22-24页 |
(二) 后期诗歌分析 | 第24-32页 |
1. 告别“优雅” | 第25-27页 |
2. 叩动“黄昏”的大门 | 第27页 |
3. 走进“麦地”的家园 | 第27-29页 |
4. 凝眸生命的“远景” | 第29-32页 |
三、轻盈又凝重的诗学沉思 | 第32-44页 |
(一) “智性”与“神性”的结合:诗歌写作的一种可能 | 第32-35页 |
(二) “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经验与精神的交集 | 第35-39页 |
(三) “修远”之行:诗人的内在“大势” | 第39-44页 |
1. “修远”:一种诗化的求索之行 | 第39-41页 |
2. “诗歌共时体”:文化精神的“大势”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