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轨道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组成 | 第16-22页 |
·系统组成 | 第16-17页 |
·轨道缺陷检测图像采集系统 | 第17-20页 |
·CCD相机的选取 | 第17页 |
·确定视场范围的方法 | 第17-18页 |
·图像精度的确定 | 第18-19页 |
·图像采集设备选择步骤 | 第19页 |
·图像采集实验 | 第19-20页 |
·轨道缺陷检测软件系统 | 第20-22页 |
第3章 钢轨和扣件的定位提取 | 第22-36页 |
·图像预处理技术 | 第22-28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22-23页 |
·空域滤波增强 | 第23-26页 |
·图像阈值分割 | 第26-28页 |
·钢轨和扣件的定位提取 | 第28-32页 |
·现有的定位和提取方法 | 第28-29页 |
·改进的钢轨和扣件提取方法 | 第29-32页 |
·存在干扰情况下的定位结果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 第36-57页 |
·钢轨伤损分类与判伤标准 | 第36页 |
·钢轨表面缺陷提取与标注 | 第36-41页 |
·钢轨表面缺陷提取 | 第36-41页 |
·链码跟踪算法进行缺陷标注 | 第41页 |
·缺陷特征计算 | 第41-44页 |
·基于边界的特征提取 | 第42-43页 |
·基于区域的特征提取 | 第43-44页 |
·基于形状的图像特征 | 第44页 |
·缺陷模式识别 | 第44-48页 |
·常用模式识别方法 | 第44-45页 |
·BP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第45-48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48-55页 |
·特征计算结果 | 第48-49页 |
·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结果 | 第49-51页 |
·更多样本缺陷识别结果 | 第51-55页 |
·钢轨接缝的判断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扣件状态检测 | 第57-69页 |
·扣件状态识别方法分析 | 第57-60页 |
·结构光法 | 第57页 |
·边缘检测法 | 第57-58页 |
·灰度值模板匹配法 | 第58-59页 |
·方向场模板匹配法 | 第59-60页 |
·PCA方法应用于扣件状态识别 | 第60-63页 |
·PCA主分量分析方法原理 | 第61页 |
·PCA方法识别扣件状态 | 第61-6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本文总结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