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力学模型的平流层飞艇升降过程复合控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平流层飞艇简介 | 第12-13页 |
·平流层飞艇执行机构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平流层飞艇升降方案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平流层飞艇热力学模型方面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平流层飞艇多操作面复合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课题的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平流层飞艇的热力学模型 | 第21-42页 |
·热力学模型概述 | 第21-23页 |
·热力学计算 | 第23-26页 |
·热环境介绍 | 第23-24页 |
·热传递参数的确定 | 第24-26页 |
·基于热力学模型的平流层飞艇上升下降方案 | 第26-32页 |
·方案概述 | 第26-27页 |
·最小氦气质量的确定 | 第27页 |
·最大飞行高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预留空气囊体积的设定 | 第28页 |
·放氦气量和下降速度的关系 | 第28-30页 |
·上升下降过程开环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不同参数下飞艇上升下降仿真结果 | 第32-41页 |
·保持压差取不同值的仿真结果 | 第32-34页 |
·氦气质量取不同值的仿真结果 | 第34-37页 |
·飞艇气囊总体积取不同值的仿真结果 | 第37-39页 |
·太阳辐射吸收率取不同值的仿真结果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副气囊和舵面的姿态控制分配策略 | 第42-59页 |
·飞艇俯仰通道动力学方程 | 第42-43页 |
·执行机构操纵模型 | 第43-46页 |
·副气囊操纵模型 | 第43-45页 |
·升降舵操纵模型 | 第45页 |
·矢量螺旋桨操纵模型 | 第45-46页 |
·传统加权伪逆法 | 第46页 |
·增量式伪逆法 | 第46-47页 |
·基于相对控制量平方和的变权增量式伪逆法 | 第47-50页 |
·副气囊和升降舵操纵能力比较 | 第47-49页 |
·基于相对控制量平方和的变权值方法 | 第49-50页 |
·基于实际能量的变权增量式伪逆法 | 第50-52页 |
·副气囊和升降舵耗能分析 | 第50-51页 |
·基于实际能量的变权值方法 | 第51-52页 |
·基于等比例系数的变权值方法 | 第52-53页 |
·仿真结果 | 第53-58页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53-54页 |
·基于相对控制量平方和的变权方法仿真 | 第54-55页 |
·基于实际能量的变权方法仿真 | 第55-56页 |
·基于等比例系数的变权方法仿真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热力学模型的上升和下降复合运动控制 | 第59-80页 |
·飞艇俯仰角对飞艇升降和前向速度的影响 | 第59-65页 |
·上升过程 | 第59-61页 |
·下降过程 | 第61-65页 |
·飞艇复合升降运动分析 | 第65-67页 |
·纵向平面升降运动概述 | 第65-66页 |
·矢量推力和飞艇俯仰角的控制分配 | 第66-67页 |
·升降过程仿真 | 第67-78页 |
·无风状态下的仿真 | 第67-72页 |
·有风状态下的仿真 | 第72-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主要工作与成果 | 第80-81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