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30页 |
·公私合作制(PRIVATE-PUBLIC-PARTNERSHIP) | 第14-23页 |
·PPP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PPP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 第15-18页 |
·PPP模式的参与者 | 第18-20页 |
·PPP模式的类型 | 第20-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30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交易成本 | 第24-25页 |
·机会主义行为 | 第25-27页 |
·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措施 | 第27-30页 |
3 PPP融资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的优势和风险分析 | 第30-34页 |
·PPP融资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30-31页 |
·基于公共部门视角的PPP模式的优势 | 第30-31页 |
·基于私人部门视角的PPP模式的优势 | 第31页 |
·PPP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 第31-34页 |
·项目特定风险 | 第31-32页 |
·市场风险 | 第32页 |
·行业风险 | 第32-33页 |
·资本市场风险 | 第33-34页 |
4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现状 | 第34-42页 |
·高速公路行业中的融资模式概况 | 第34-35页 |
·传统模式 | 第34页 |
·新型模式 | 第34-35页 |
·应用BOT和TOT的制度条件 | 第35-38页 |
·法律的透明性 | 第35-36页 |
·PPP模式相关规章制度 | 第36-37页 |
·知识产权保护法 | 第37页 |
·财产法 | 第37页 |
·竞争法 | 第37-38页 |
·公司法 | 第38页 |
·独立司法系统 | 第38页 |
·我国现阶段的制度环境 | 第38-42页 |
·核准制 | 第38-39页 |
·融资管理 | 第39-40页 |
·价格管制 | 第40页 |
·政府监管 | 第40页 |
·法律框架 | 第40-42页 |
5 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42-49页 |
·案例分析(襄荆高速公路) | 第42-45页 |
·襄荆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第42-44页 |
·经验教训 | 第44-45页 |
·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特许权法缺失 | 第45页 |
·法律规章的相互矛盾 | 第45页 |
·政府权责不明晰 | 第45-46页 |
·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选择最佳承包者 | 第46-47页 |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对策 | 第47-48页 |
·项目经营维护期的对策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