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 1 二化螟概况 | 第10-13页 |
| ·二化螟的地理分布和寄主 | 第10-11页 |
| ·二化螟的种群生物学研究 | 第11-12页 |
| ·二化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2-13页 |
| 2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技术 | 第13-20页 |
| ·生态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蛋白质标记技术 | 第14页 |
| ·DNA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20页 |
|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 第15页 |
|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5-16页 |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6-17页 |
| ·微卫星DNA标记 | 第17-18页 |
| ·单链构象多态性 | 第18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8-19页 |
| ·DNA全序列分析 | 第19-20页 |
| 3 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 ·线粒体DNA多态性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线粒体DNA的特点 | 第20-21页 |
| ·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技术 | 第21-22页 |
| ·核糖体DNA多态性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核糖体DNA的特点 | 第23页 |
| ·核糖体DNA多态性研究技术 | 第23-24页 |
| 4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物适合度比较 | 第29-3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 ·供试虫源 | 第29-30页 |
| ·饲养方法 | 第30页 |
| ·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第30-31页 |
| ·幼虫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的观测 | 第30页 |
| ·化蛹和羽化的观测 | 第30页 |
| ·成虫寿命 | 第30页 |
| ·产卵量及孵化率的观测 | 第30-31页 |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 ·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及存活率 | 第31-32页 |
| ·二化螟成虫的繁殖力 | 第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线粒体DNA-COII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9页 |
| ·材料 | 第35-37页 |
|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 ·主要试剂 | 第35-37页 |
| ·方法 | 第37-39页 |
| ·二化螟总DNA的提取 | 第37页 |
| ·PCR扩增体系和条件 | 第37-38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38页 |
| ·连接和转化反应 | 第38-39页 |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9页 |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9-44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39-41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mtDNA-COII的PCR扩增结果 | 第39-40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mtDNA-COII重组克隆质粒的菌落PCR结果 | 第40-41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mtDNA-COII基因序列的差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44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mtDNA-COII基因片段的分析 | 第41-42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COII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42-44页 |
| 3 讨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核糖体DNA-ITS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46-5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材料 | 第47页 |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 ·方法 | 第47-48页 |
| ·二化螟总DNA的提取 | 第47页 |
| ·PCR扩增体系和条件 | 第47-48页 |
| ·PCR产物纯化 | 第48页 |
| ·连接和转化反应 | 第48页 |
|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48页 |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8-52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48-49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rDNA-ITS的PCR扩增结果 | 第48-49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rDNA-ITS重组克隆质粒的菌落PCR结果 | 第49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rDNA-ITS基因的差异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49-52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rDNA-ITS基因片段的分析 | 第49-51页 |
|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的rDNA-ITS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第51-52页 |
| 3 讨论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