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供应链牛鞭效应与合作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牛鞭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机制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9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9-34页 |
|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 | 第19-23页 |
| ·服务供应链 | 第19-21页 |
| ·物流服务供应链 | 第21-23页 |
| ·物流服务能力的内涵及测度 | 第23-26页 |
| ·物流服务能力的内涵 | 第23-25页 |
| ·物流服务能力的测度 | 第25-26页 |
| ·牛鞭效应及其仿真 | 第26-30页 |
| ·牛鞭效应的概念及成因分析 | 第26-27页 |
| ·本文对牛鞭效应的测度 | 第27-28页 |
| ·牛鞭效应的仿真——系统动力学 | 第28-30页 |
| ·基于博弈模型的供应链合作机制 | 第30-33页 |
| ·博弈论 | 第30-31页 |
| ·供应链合作机制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仿真研究 | 第34-46页 |
| ·牛鞭效应仿真 | 第34-40页 |
| ·模型构建 | 第34-37页 |
| ·模型假设及初始化 | 第37-39页 |
| ·仿真运行结果 | 第39-40页 |
| ·牛鞭效应弱化措施 | 第40-44页 |
| ·服务延迟时间 | 第40-41页 |
| ·安全服务水平 | 第41-42页 |
| ·能力调整时间 | 第42-44页 |
| ·共享需求信息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 | 第46-61页 |
| ·合作模式 | 第46-51页 |
| ·模型提出 | 第46-47页 |
| ·模型运作 | 第47-49页 |
| ·函数关系 | 第49-51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9页 |
| ·主从博弈与联合决策情况下的仿真 | 第51-54页 |
| ·主从博弈下协调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8页 |
| ·集成商与提供商共享需求信息时的仿真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