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程选址理论研究 | 第15-33页 |
·厂址选择工作程序 | 第15-17页 |
·厂址选择工作阶段划分 | 第15-16页 |
·厂址选择工作程序 | 第16-17页 |
·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分析 | 第17-21页 |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分析 | 第17-19页 |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对比 | 第19-20页 |
·新型工业化对工程选址的新要求 | 第20-21页 |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工程选址原则 | 第21-32页 |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程选址的一般原则 | 第21-27页 |
·高科技型企业选址原则 | 第27-28页 |
·劳动密集型企业选址原则 | 第28-29页 |
·资源消耗型企业选址原则 | 第29-31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原则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49页 |
·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33-34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 | 第33页 |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 第33-34页 |
·工业企业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4-39页 |
·信息科技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资源节约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地理及区位评价指标 | 第37页 |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建立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2页 |
·高技术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页 |
·劳动密集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资源消耗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2-46页 |
·指标权重概述 | 第42页 |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42-45页 |
·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45-46页 |
·计算指标综合权重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 | 第49-65页 |
·厂址选择评价方法研究 | 第49-50页 |
·常用厂址选择评价方法 | 第49页 |
·常用厂址选择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 第49-50页 |
·厂址选择的 G-FME 模型 | 第50-59页 |
·FME 算法介绍 | 第51-54页 |
·灰色关联算法介绍 | 第54-57页 |
·构造 G-FME 模型 | 第57-59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评价模型 | 第59-63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的一般评价模型 | 第59-62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的小范围评价模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工程选址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65-75页 |
·单一企业工程选址评价 | 第65-71页 |
·案例概况 | 第65-66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66页 |
·计算指标综合权重 | 第66-69页 |
·应用 G-FME 模型进行方案评价 | 第69-71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评价 | 第71-73页 |
·案例概况 | 第71-72页 |
·方案评价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模型应用软件开发 | 第75-81页 |
·软件开发过程简介 | 第75页 |
·开发思路 | 第75页 |
·开发环境 | 第75页 |
·软件使用过程介绍 | 第75-79页 |
·G-FME 模型计算 | 第75-78页 |
·多企业组合选址模型计算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9页 |
附录 1 案例 5.1 指标量化调查表 | 第89-90页 |
附录 2 模型应用软件主要代码 | 第90-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