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7页 |
·健康素养的含义 | 第14页 |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 第14页 |
·健康素养内容 | 第14页 |
·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辽宁省及沈阳市健康素养工作概况 | 第16-17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研究(调查)内容 | 第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样本量的计算 | 第17-18页 |
·抽样方法 | 第18页 |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第18-19页 |
·资料收集 | 第18-19页 |
·资料整理 | 第19页 |
·评价指标判断标准 | 第19-20页 |
·具备健康素养 | 第19页 |
·回答正确的判断标准 | 第19-20页 |
·资料统计分析 | 第20页 |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总体原则 | 第20页 |
·实施阶段 | 第20页 |
·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37页 |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 第21-23页 |
·城乡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三方面素养具备情况 | 第23-25页 |
·不同地区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三方面素养具备率情况 | 第23-24页 |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三方面素养具备率情况 | 第24页 |
·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三方面素养具备率情况 | 第24-25页 |
·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及其三方面素养具备率情况 | 第25页 |
·调查对象 5 类健康素养情况 | 第25-37页 |
·调查对象科学健康观具备情况 | 第25-26页 |
·调查对象对科学健康观问题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26-27页 |
·调查对象传染病预防知识具备情况 | 第27-28页 |
·调查对象对传染病防治问题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28-30页 |
·调查对象慢性病预防具备情况 | 第30-31页 |
·调查对象对慢性病预防问题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31页 |
·调查对象安全与急救知识具备情况 | 第31-32页 |
·调查对象对安全与急救问题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32-34页 |
·调查对象基本医疗知识具备情况 | 第34-35页 |
·调查对象对基本医疗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35页 |
·调查对象对五个未归类问题的知晓情况及城乡比较 | 第35-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7页 |
·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总体状况分析 | 第37-39页 |
·健康素养 3 个方面的分析 | 第37页 |
·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分析 | 第37-39页 |
·健康素养具体内容的分析 | 第39-42页 |
·艾滋病相关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结核病相关问题分析 | 第40页 |
·烟草控制相关问题分析 | 第40-41页 |
·高血压相关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地区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 第42页 |
·不同性别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年龄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的影响 | 第43-44页 |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对策建议 | 第44-47页 |
·进一步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 第44页 |
·关注重点人群,创新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 第44-45页 |
·不断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 | 第45页 |
·建立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与评价系统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