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结构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样条函数及结构的样条离散化 | 第23-39页 |
| ·三次B样条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 第23-25页 |
| ·三次B样条函数φ_3(x)的导数及积分 | 第25-27页 |
| ·三次B样条函数乘积的积分 | 第27-29页 |
| ·样条基函数 | 第29-34页 |
| ·结构的样条离散化 | 第34-39页 |
| ·平面框架结构的样条离散化 | 第35-37页 |
| ·空间框架结构的样条离散化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稳定分析的新方法 | 第39-77页 |
| ·框架结构静力分析的QR法 | 第39-45页 |
| ·建立分析模型 | 第39-40页 |
| ·样条离散化及整体位移函数 | 第40-41页 |
| ·单元分析 | 第41-42页 |
| ·整体分析 | 第42-43页 |
| ·位移及内力求解 | 第43-45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的QR法 | 第45-71页 |
| ·梁的小变形几何非线性理论 | 第46-47页 |
| ·框架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模型及算法 | 第47-54页 |
| ·框架结构双重非线性静力分析的QR法模型及算法 | 第54-57页 |
| ·框架截面屈服的判断及加载、卸载状态的确定 | 第57-60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的塑性铰 | 第60-66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的程序框图 | 第66-68页 |
| ·计算例题 | 第68-71页 |
| ·框架结构双重非线性稳定分析新方法 | 第71-77页 |
| ·非线性静力稳定性的QR法模型及其算法 | 第71-73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稳定分析的QR法程序框图 | 第73-74页 |
| ·非线性静力稳定算例分析 | 第74-77页 |
| 第四章 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新方法 | 第77-109页 |
| ·框架结构线性动力分析的新方法 | 第77-84页 |
| ·基本模型 | 第77-79页 |
| ·结构动力分析的样条加权残数法 | 第79-83页 |
| ·线性动力分析算例 | 第83-84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问题 | 第84-95页 |
| ·框架结构双重非线性动力分析的QR法模型 | 第84-87页 |
| ·结构双重非线性动力问题样条加权残数算法 | 第87-92页 |
|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样条初始刚度法 | 第92-93页 |
|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样条Newton-Raphson迭代法 | 第93-95页 |
| ·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程序的编制 | 第95-97页 |
| ·框架结构动力极限承载力分析的新方法 | 第97-99页 |
| ·框架结构动力极限荷载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97-98页 |
| ·框架结构动力极限承载力分析QR法-塑性铰模型 | 第98-99页 |
| ·算例分析 | 第99-109页 |
| 第五章 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的新方法 | 第109-128页 |
| ·动力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 第109-112页 |
| ·确定极值点及分支点的方法 | 第109-110页 |
| ·动力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 第110-111页 |
| ·结构动力稳定性全过程跟踪 | 第111-112页 |
| ·框架结构动力稳定分析的方法的探讨 | 第112-117页 |
| ·框架结构动力稳定的五次样条加权残数法 | 第117-128页 |
| 第六章 框架结构动力稳定算例分析 | 第128-153页 |
| ·集中荷载作用下框架稳定性算例分析 | 第128-139页 |
| ·算例1平面框架动力稳定性简单算例 | 第128-133页 |
| ·算例2不同层数平面框架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33-136页 |
| ·算例3考虑竖向恒载的框架结构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36-138页 |
| ·算例4空间框架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38-139页 |
| ·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稳定性 | 第139-151页 |
| ·算例5不同地震荷载持时下框架结构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39-142页 |
| ·算例6不同竖向恒载的平面框架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42-146页 |
| ·算例7真实地震波下框架结构动力稳定性算例 | 第146-151页 |
| ·本章算例总结 | 第151-15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6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3-154页 |
| ·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54-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63页 |
| 致谢 | 第163-1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