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中国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6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 赤道原则对银行业影响研究第11-13页
  2. 中国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研究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理论基础和赤道原则概述第16-24页
 (一) 理论基础第16-18页
  1. 可持续金融理论第16-17页
  2. 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理论(ERM)第17-18页
 (二) 赤道原则的产生、发展和内容第18-24页
  1. 赤道原则的产生和发展第18-21页
  2. 赤道原则的内容第21-22页
  3. 赤道原则的缺陷第22-24页
二、国内外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分析第24-31页
 (一) 实施赤道原则成为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趋势第24-26页
 (二) 国外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分析第26-27页
 (三) 我国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分析第27-31页
三、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第31-36页
 (一) 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第31-32页
 (二) 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业务的影响第32页
 (三) 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32-33页
 (四) 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社会形象的影响第33-34页
 (五) 实施赤道原则对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34-36页
四、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未实施赤道原则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一) 我国银行业实施赤道原则的起点比较低第36页
 (二) 赤道原则比绿色信贷政策标准更严格第36-37页
 (三) 国内相关法律及非政府组织不完善第37-39页
 (四) 环境评估与授信审查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第39-40页
五、中国商业银行实施赤道原则的策略选择第40-46页
 (一) 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第40-41页
 (二) 银行业实施环境风险管理第41-42页
  1. 识别风险第41页
  2. 评估风险第41-42页
  3. 转移风险第42页
  4. 监控风险第42页
 (三) 银行业应制定内部制度和操作流程第42-43页
 (四) 在实施赤道原则的过程中将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第43-44页
  1. 强化借款人信息披露义务和贷款人的注意义务第43-44页
  2. 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第44页
  3. 强化社会监督力量第44页
 (五) 加强和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储备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金货币属性及黄金再货币化研究
下一篇:大型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