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 第4-7页 |
(一)、国外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 第5页 |
(二)、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 第5-6页 |
(三)、目前我国生物基础教育现状 | 第6-7页 |
二、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 | 第7-12页 |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 第7-9页 |
1、从学习方式角度看探究性学习 | 第7-8页 |
2、从科学探究角度看探究性学习 | 第8-9页 |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 第9-10页 |
1、问题性 | 第9页 |
2、实践性 | 第9页 |
3、参与性 | 第9-10页 |
4、开放性 | 第10页 |
5、过程性 | 第10页 |
(三)、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 第10-12页 |
1、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 第10页 |
2、有利于更好地尊重学生的需要 | 第10-11页 |
3、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 | 第11页 |
4、有利于强调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体验 | 第11页 |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第11页 |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 第11页 |
7、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 | 第11-12页 |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 第12-25页 |
(一)、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条件 | 第12-17页 |
1、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创设探究的氛围 | 第12-13页 |
2、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 | 第13页 |
3、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急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 第13-14页 |
(1)、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和改革教学方法 | 第13页 |
(2)、需要充实最新的全面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 | 第13-14页 |
(3)、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 第14页 |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 第14页 |
4、《生物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开展探究活动的依据 | 第14-17页 |
(1)、领悟《生物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 | 第14页 |
(2)、深入分析研究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 | 第14-17页 |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 第17-22页 |
1、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 | 第17页 |
2、确定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 第17-18页 |
(1)、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 | 第17-18页 |
(2)、具体目标的陈述应注意的问题 | 第18页 |
3、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 第18-21页 |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第18-19页 |
(2)、作出假设,选定题目 | 第19页 |
(3)、组织小组,制定计划 | 第19-20页 |
(4)、实施计划,体验过程 | 第20页 |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第20-21页 |
(6)、撰写报告,相互交流 | 第21页 |
4、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 第21-22页 |
(1)、评价的意义 | 第21-22页 |
(2)、对学生的评价 | 第22页 |
(3)、对教师的评价 | 第22页 |
(三)、探究性学习应注意及需解决的问题 | 第22-25页 |
1、探究性学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2-24页 |
(1)、教师组织和指导探究活动的速度要适中 | 第22-23页 |
(2)、要注意安排好课内外活动的结合 | 第23页 |
(3)、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 | 第23页 |
(4)、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 第23页 |
(5)、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 第23-24页 |
(6)、在探究过程中不应放弃教师的指导 | 第24页 |
(7)、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 第24页 |
2、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实际难题 | 第24-25页 |
(1)、班额过大问题 | 第24页 |
(2)、师资水平问题 | 第24页 |
(3)、课程资源问题 | 第24-25页 |
(4)、课时不足问题 | 第25页 |
四、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探究光对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一)、教学实录 | 第25-28页 |
(二)、专家点评 | 第28-29页 |
结束语 | 第29页 |
英文摘要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