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污灌区土壤、大气和水中石油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及迁移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17页
Abstract第17-22页
第一章 前言第22-4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22-25页
   ·脂肪烃概述第25-31页
     ·脂肪烃的结构第25-27页
     ·脂肪烃的理化性质第27-29页
     ·脂肪烃的毒性第29-30页
     ·脂肪烃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机理第30-31页
   ·土壤和水中脂肪烃的研究方法第31-34页
     ·壤和沉积物中脂肪烃的提取方法比较第31-32页
     ·水中脂肪烃的提取方法比较第32-33页
     ·石油经旳测定方法比较第33页
     ·柱层析分离纯化脂肪烃比较第33-34页
   ·环境中脂肪烃的来源第34-42页
     ·化学指纹法在源解析中的应用第34-37页
     ·稳定性同位素在源解析中的应用第37-40页
     ·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在源解析中的应用第40-42页
   ·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技术概述第42-44页
     ·磷脂脂肪酸及其命名第42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技术研究第42-43页
     ·磷脂脂肪酸对石油污染的指示作用第43-44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4-47页
     ·研究内容第44-46页
     ·研究路线第46-47页
第二章 表层土壤中石油烃的污染、降解及来源第47-76页
   ·引言第47-48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8-58页
     ·采样区概述第48-49页
     ·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第49-51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前处理第51-52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测定第52-53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分析测定的质控实验第53-55页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PLFA的分析测定第55-57页
     ·土壤基本性质分析测定第57页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75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正构烷烃、UCM和TAH的分布第58-64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正构烷烃、UCM和TAH的浓度第58-60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正构烷烃、UCM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第60-64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萜烷和甾烷的分布第64-69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萜烷和甾烷的浓度第64-65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萜烷和甾烷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第65-69页
     ·表层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第69-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土壤剖面中石油烃的分布和来源第76-105页
   ·引言第76-78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8-85页
     ·采样区概述第78页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第78-80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前处理第80-81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测定第81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分析测定的质控实验第81-83页
     ·铅~(210)年代学分析第83页
     ·土壤基本性质分析测定第83页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83-85页
   ·结果与讨论第85-103页
     ·土壤剖面中正构烷烃、UCM和TAH的浓度第85-87页
     ·不同的土壤剖面中正构烷烃、UCM和TAH的分布及迁移第87-90页
     ·土壤剖面中脂肪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初步来源分析第90-98页
     ·不同的土壤剖面中正构烷烃、UCM和异戊二烯烃的PCA和RDA分析第98-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四章 大气沉降及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对土壤的贡献第105-135页
   ·引言第105-10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07-116页
     ·采样区概述第107页
     ·地下水及细河水样品的采集第107-109页
     ·大气干湿沉降样品的采集第109-110页
     ·水样和大气干湿沉降中脂肪烃的前处理第110-111页
     ·水样及大气干湿沉降样品中脂肪烃的测定第111页
     ·水样及大气干湿沉降中脂肪烃的分析测定的质控实验第111-113页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113-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33页
     ·大气沉降和水样品中正构烷烃、UCM和TAH的浓度第116-120页
     ·大气沉降和水样品中TAH的风险评估第120-121页
     ·大气干湿沉降和水样中脂肪烃的气相分布及地化参数第121-129页
     ·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第129-133页
       ·不同时期的地下水样品和大气沉降样品中脂肪烃的差异第129-131页
       ·地下水和大气沉降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影响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五章 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在石油污染中的应用第135-163页
   ·引言第135-13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37-144页
     ·采样区概述第137页
     ·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37页
     ·地下水及地表水样品的采集第137-138页
     ·大气沉降样品的采集第138-140页
     ·土壤样品中脂肪烃的前处理第140页
     ·大气和水样品中脂肪烃的前处理第140-141页
     ·土壤、大气和水样品中脂肪烃的测定第141页
     ·尿素络合分离正构烷烃及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测定第141-142页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142-144页
   ·结果与讨论第144-161页
     ·地下水及地表水中脂肪烃的浓度及地化特征第144-146页
     ·水、大气和土壤中正构烷烃单体碳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第146-154页
     ·水和大气中正构烷烃稳定性同位素分布的差异第154-155页
     ·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应用第155-161页
       ·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沉降样品的差异第155-158页
       ·灌溉水和大气沉降石油污染对表层土壤的影响第158-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3页
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第163-170页
   ·主要结论第163-168页
     ·浑蒲灌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沉降石油污染程度第163-164页
     ·浑蒲灌区水田和旱田石油污染降解程度的差异第164页
     ·浑蒲灌区土壤、水和大气沉降中烃的来源第164-166页
     ·灌溉水和大气石油污染及土壤性质对土壤中烃分布的影响第166-167页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石油烃来源解析中的重要作用第167-168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8页
   ·本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86-187页
致谢第187-18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9-190页
附录第190-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下一篇:减少碳泄漏的贸易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