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的学说研究第8-17页
 第一节 权利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关系的比较法分析第8-12页
  一、大陆法系权利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8-11页
  二、英美法系权利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11-12页
 第二节 我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学说第12-17页
  一、我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学说第12-13页
  二、我国学说的整体特点第13-14页
  三、我国学说和立法与权利变动模式的关系第14-17页
第二章 我国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司法实务分析第17-31页
 第一节 判决研究概述第17-19页
  一、判决研究的意义第17页
  二、判决研究的方法第17-19页
 第二节 标的归属于原权利人的案型第19-25页
  一、无权处分合同无效案型第19-21页
  二、部分无效部分有效案型第21-22页
  三、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案型第22-23页
  四、不讨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案型第23-25页
 第三节 标的归属于处分相对人的案型第25-29页
  一、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案型第25-26页
  二、不讨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案型第26-27页
  三、处分相对人丧失撤销权案型第27-29页
 第四节 司法实务的发展及其不足第29-31页
  一、标的归属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关系第29页
  二、司法实务的发展及其与学说的互动第29-31页
第三章 《合同法》第51条的解释适用第31-44页
 第一节 从"处分"和"财产"看《合同法》第51条适用范围第31-35页
  一、确定《合同法》第51条适用范围的意义和方法第31页
  二、"处分"的定义第31-32页
  三、"财产"的定义第32-35页
 第二节 从《合同法》立法目的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35-39页
  一、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意思自治和交易安全第35-36页
  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维护社会公正第36-39页
 第三节 从法律制度的协调看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39-42页
  一、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恶意串通和善意取得的协调第39-40页
  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可撤销合同的协调第40页
  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登记制度的协调第40-42页
 第四节 完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解释适用的初步建议第42-44页
  一、避免对《合同法》第51条的适用第42页
  二、意思表示的限缩解释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注释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附表第51-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优先权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过失相抵制度的适用研究--以英美法系相应制度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