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我国优先权制度的构建

目录第1-5页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优先权的概念和性质第11-20页
 第一节 优先权的概念第11-13页
 第二节 优先权的分类第13-15页
  一、一般优先权与特别优先权第13-14页
  二、实体法上的优先权与程序法上的优先权第14-15页
  三、民法基本法上的优先权和特别法上的优先权第15页
 第三节 优先权的性质第15-19页
  一、优先权是独立的权利第15-16页
  二、优先权是实体权利第16-17页
  三、优先权是一项担保物权第17-19页
 第四节 优先权的特征第19-20页
  一、特定的法定性第19页
  二、被担保债权的特殊性第19页
  三、客体的相对特定性第19-20页
  四、无须公示性第20页
第二章 优先权的比较法考察第20-23页
 第一节 罗马法中的优先权第20页
 第二节 《法国民法典》中的优先权第20-21页
 第三节 《日本民法典》中的优先权第21页
 第四节 《意大利民法典》中的优先权第21-22页
 第五节 德国法律中的优先权第22页
 第六节 英美法中的优先权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法律确立优先权制度的必要性第23-27页
 第一节 我国优先权立法现状第23-24页
  一、一般优先权效力较低第23-24页
  二、优先权种类欠缺第24页
  三、现实中可适用性差第24页
 第二节 我国建立优先权制度的必要性第24-27页
  一、优先权制度有其独特的立法价值第25-26页
  二、我国的国家和社会现状需要建立优先权制度第26页
  三、建立优先权制度是完善我国立法的需要第26页
  四、我国现有的担保物权制度不能替代优先权制度的功能第26-27页
  五、优先权的宗旨符合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第27页
第四章 对我国优先权制度建设的思考第27-45页
 第一节 我国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模式第28-29页
  一、优先权在民法典中的立法模式第28-29页
  二、优先权基本立法与特别立法相结合的模式第29页
 第二节 我国法律中设立优先权种类的原则第29-31页
  一、在种类的选择上要体现优先权的立法宗旨的原则第29-30页
  二、严格限制优先权种类的原则第30页
  三、适应我国实际立法需求的原则第30-31页
 第三节 我国法律中应设立的优先权第31-39页
  一、民法典中的优先权第31-36页
  二、特别法中的优先权第36-39页
 第四节 我国法律中不必设立的几种优先权第39-41页
  一、动产买卖优先权和不动产买卖优先权第40页
  二、农工业劳动优先权第40-41页
  三、旅店经营者优先权第41页
  四、承运人优先权第41页
  五、公职人员保证金优先权第41页
 第五节 优先权实现时的利益平衡第41-45页
  一、公权与私权的平衡第42页
  二、优先权之间的顺位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立法构想
下一篇: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理论与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