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提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体系第15页
     ·研制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判别技术第15页
     ·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第15-16页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16-29页
   ·基本概念阐述第16-26页
     ·土地集约利用第16-21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第21-25页
     ·集约利用与节约利用的区别第25-26页
   ·基础理论第26-29页
     ·集约利用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理论第26页
     ·集约利用的前提:土地产权理论第26-27页
     ·集约利用的内因:地租理论第27页
     ·集约利用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页
     ·集约利用的策略:博弈论第27-28页
     ·集约利用的途径:土地市场理论第28页
     ·集约利用的度量:报酬递减理论第28-29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9-44页
   ·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法规、文件第29-34页
     ·国务院文件第29页
     ·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文件第29-34页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研究第34-37页
   ·土地集约利用应用研究第37-40页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第40-41页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第41-44页
4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第44-57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操作模式第44-49页
     ·旧城改造拆迁模式第44-45页
     ·旧城重建模式第45-46页
     ·商业街区建设模式第46-47页
     ·开发区建设模式第47-48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第48-49页
   ·土地集约利用发展阶段模式第49-51页
     ·粗放利用阶段模式第50页
     ·集约利用阶段模式第50页
     ·过度集约利用阶段模式第50-51页
   ·土地集约利用城镇空间布局模式第51-52页
     ·区域单核心集中模式第51页
     ·区域多核心集聚模式第51-52页
     ·区域分散封闭模式第52页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规模利用模式第52-54页
     ·低集约度、低扩展型模式第52-53页
     ·低集约度、高扩展型模式第53页
     ·高集约度、高扩展型模式第53-54页
     ·高集约度、低扩展型模式第54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投入结构模式第54-57页
     ·劳动资本型集约利用模式第54-55页
     ·资本技术型集约利用模式第55页
     ·结构优化型集约利用模式第55页
     ·环境友好型集约利用模式第55-57页
5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体系研究第57-66页
   ·不同角度集约利用模式简评第57-58页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第58-62页
     ·城市化的内涵第58-59页
     ·城市化进程的规律性第59-60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聚集与分散机制第60页
     ·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理论分析第60-62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体系的提出第62-66页
     ·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第62-63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体系的初步提出第63-64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体系的改进第64-66页
6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判别研究第66-86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判别技术第66-67页
     ·统计意义上的判别第66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判别方法第66-67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分类判别第67-81页
     ·城市化水平测度第67-70页
     ·区域城镇空间布局的判别第70-76页
     ·土地集约利用发展阶段判别第76-78页
     ·区域城市土地规模利用模式的判别第78-80页
     ·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模式的判别第80-81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综合判别第81-82页
   ·实证研究第82-86页
     ·兰州市集约用地模式判别第82-84页
     ·郑州市集约用地模式判别第84-86页
7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研究第86-110页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研究背景第86-89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第87-88页
     ·粮食安全问题与土地集约利用第88页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第88-89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分析第89-104页
     ·自然驱动力第89-93页
     ·社会驱动力第93-97页
     ·经济驱动力第97-100页
     ·人文驱动力第100-104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系统分析第104-110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内涵分析第104-105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的特征第105-107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运行第107-110页
8.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第110-144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程序第110-112页
     ·确定评价区域第110-111页
     ·研究区情况调查第111页
     ·确定评价指标第111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11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111-112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12-129页
     ·指标选取原则第112-113页
     ·指标遴选技术路线第113-116页
     ·基于文献的指标频数统计第116-119页
     ·指标体系遴选结果第119-120页
     ·评价指标分析第120-126页
     ·与已有相关规程指标体系比较第126-129页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选择第129-134页
     ·评价方法介绍第132-134页
     ·评价方法优势第134页
   ·实证研究第134-144页
     ·兰州区域概况第134-135页
     ·定性分析研究第135-144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44-148页
   ·研究结论第144-146页
   ·研究展望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研究
下一篇: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