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电刺激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电刺激的分类 | 第11页 |
·电刺激的临床应用 | 第11-15页 |
·脑卒中康复治疗仪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第16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嵌入式系统解析 | 第18-23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18页 |
·嵌入式系统特点 | 第18-19页 |
·嵌入式系统结构 | 第1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 第19-20页 |
·ARM 微处理器 | 第20-21页 |
·嵌入式 Linux 系统 | 第21-23页 |
3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3-29页 |
·仪器的医学原理 | 第23-24页 |
·系统构成 | 第24-25页 |
·核心控制部分构建 | 第25-26页 |
·S3C2410 的资源分配 | 第26-29页 |
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29-51页 |
·肌电采集模块设计 | 第29-40页 |
·肌电信号及其特点 | 第29页 |
·肌电放大电路设计要求 | 第29-31页 |
·肌电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31-38页 |
·肌电放大器的抗干扰和低噪声设计 | 第38-40页 |
·EMG 数据转换电路 | 第40-41页 |
·神经肌肉电刺激电路设计 | 第41-47页 |
·神经肌肉电刺激波形种类 | 第41-42页 |
·神经肌肉电刺激波的参数 | 第42-44页 |
·神经肌肉电刺电路的设计 | 第44-47页 |
·小脑顶核电刺激电路设计 | 第47-51页 |
·小脑顶核电刺激参数的选择 | 第47-48页 |
·小脑顶核电刺激电路的设计 | 第48-51页 |
5 人机接口与辅助接口设计 | 第51-58页 |
·LCD 显示模块 | 第51-53页 |
·LCD 简介 | 第51-52页 |
·LCD 模块的硬件接口 | 第52-53页 |
·4×4 矩阵小键盘模块 | 第53-54页 |
·USB 接口模块 | 第54-55页 |
·串口模块 | 第55-56页 |
·网络接口模块 | 第56-58页 |
·DM9000 简介 | 第56-57页 |
·硬件连接原理图 | 第57-58页 |
6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58-77页 |
·Linux 设备驱动概述 | 第58-63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 | 第58页 |
·Linux 设备驱动的组织结构 | 第58-59页 |
·Linux 设备驱动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 第59-63页 |
·肌电放大增益控制驱动 | 第63-64页 |
·A/D 和D/A 转换驱动 | 第64-65页 |
·NMES 电路和FNS 电路的载波产生驱动 | 第65-68页 |
·小键盘驱动程序 | 第68-69页 |
·LCD 驱动程序 | 第69-72页 |
·DM9000 网卡驱动 | 第72-74页 |
·串口驱动 | 第74-76页 |
·USB 驱动 | 第76-77页 |
7 初步临床实验 | 第77-80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77-78页 |
·对象 | 第77页 |
·方法 | 第77-78页 |
·观察指标 | 第78-79页 |
·结果 | 第79页 |
·讨论 | 第79-8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7页 |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其他科研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