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少数民族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三高校的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33页
 第一节 对论文的几个说明第9-12页
  一、论文的主题、假设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对几个主要概念的说明第10-11页
  三、论文的叙述逻辑第11-12页
 第二节 宏观理论和相关学术成果第12-27页
  一、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第12-14页
  二、关于“文化适应”的理论第14-21页
  三、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分析模型第21-23页
  四、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适应的研究现状第23-2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7-33页
  一、调查方案与实施第27-29页
  二、调查方法第29-33页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物质层面的文化适应第33-62页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环境和衣、食的适应第33-44页
  一、对学校及学校所在城市的看法第33-36页
  二、饮食和服饰的适应第36-44页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生活状况第44-62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经济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44-52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生活适应过程第52-56页
  三、民族文化因素与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在校经济生活第56-58页
  四、经济资助与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生活适应第58-62页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层面的文化适应第62-117页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适应第62-80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63-71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适应过程第71-73页
  三、双语教育与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第73-80页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第80-97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第81-91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调适第91-93页
  三、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和对策第93-97页
 第三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生活的调适第97-117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第98-108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生活的自我调适第108-113页
  三、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宗教信仰生活的思考第113-117页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度层面的文化适应第117-147页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恋文化第117-128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恋爱观第118-124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异族恋情第124-128页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第128-147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第129-140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择业状态第140-143页
  三、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建议与对策第143-147页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第147-158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认同第148-149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第149-150页
 三、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第150-151页
 四、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习俗认同第151-153页
 五、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变化第153-158页
第五章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的一般性分析第158-173页
 一、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一般过程第158-170页
 二、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文化变化的原因分析第170-173页
附录一: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调查问卷第173-178页
附录二: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访谈提纲第178-180页
附录三: 引用与参考文献第180-186页
附录四: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86-187页
后记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NGO参与危机管理:可行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下一篇:农村社会救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