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生态位研究综述 | 第24-41页 |
·生物生态位 | 第24-29页 |
·生态位概念的演变 | 第24-26页 |
·生态位测度 | 第26-28页 |
·生态位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组织生态位 | 第29-34页 |
·组织生态学的演进 | 第30-31页 |
·组织生态位含义 | 第31-32页 |
·组织生态位宽度 | 第32页 |
·组织种群成长模型 | 第32-34页 |
·城市生态位相关研究 | 第34-39页 |
·资源位 | 第34-36页 |
·发展位 | 第36-37页 |
·城市生态位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城市生态位研究框架 | 第41-60页 |
·基本假设 | 第41-43页 |
·城市发展的资源观 | 第43-50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44页 |
·输出基础理论 | 第44-47页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47-50页 |
·概念框架 | 第50-53页 |
·城市生态位的含义 | 第50-51页 |
·城市生态位测量 | 第51-52页 |
·城市生态位的特点 | 第52-53页 |
·城市生态位理论要点 | 第53-56页 |
·城市生态位态势 | 第53-54页 |
·城市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 第54-55页 |
·城市生态位扩充与压缩 | 第55-56页 |
·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 | 第56-58页 |
·中性作用 | 第57页 |
·正相互作用 | 第57页 |
·负相互作用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 城市生态位评价体系 | 第60-77页 |
·城市发展评价相关研究 | 第60-64页 |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第60-61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61-62页 |
·城市竞争力评价 | 第62-64页 |
·城市发展的资源空间 | 第64-68页 |
·资源的内涵 | 第64-65页 |
·发展因子 | 第65-67页 |
·限制因子 | 第67页 |
·资源与城市发展 | 第67-6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8-72页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68-69页 |
·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69-72页 |
·评价方法 | 第72-75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73-74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东北地区城市生态位评价 | 第77-101页 |
·东北概况 | 第77页 |
·数据来源 | 第77页 |
·总体评价 | 第77-87页 |
·评价结果 | 第77-81页 |
·结果分析 | 第81-87页 |
·城市资源差异分析 | 第87-92页 |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 | 第87-88页 |
·东北地区城市资源差异分析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城市资源竞争强度测量 | 第92-99页 |
·引力模型回顾 | 第92-93页 |
·本研究测量模型 | 第93页 |
·东北城市资源竞争强度测量 | 第93-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6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策略 | 第101-135页 |
·城市生态位提升策略 | 第101-105页 |
·协同进化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 第101-102页 |
·生态位分离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102-104页 |
·生态位拓展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证 | 第104-105页 |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战略定位 | 第105-110页 |
·城市战略定位存在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城市生态位的基本特征 | 第106-107页 |
·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框架 | 第108-110页 |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 | 第110-114页 |
·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增速相对缓慢 | 第110-111页 |
·资源优势明显,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 | 第111-112页 |
·城市群初具框架,分工机制尚未形成 | 第112-113页 |
·环境建设进展显著,矿区治理初见成效 | 第113-114页 |
·东北地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 第114-118页 |
·PSR模型 | 第114-115页 |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115-116页 |
·数据获得及处理 | 第116页 |
·东北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评价 | 第116-118页 |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协调度评价 | 第118-124页 |
·评价指标及方法 | 第119-120页 |
·评价结果 | 第120-124页 |
·小结 | 第124页 |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 第124-133页 |
·区域发展对策 | 第125-129页 |
·城市发展对策 | 第129-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5-139页 |
·研究结论 | 第135-136页 |
·研究局限 | 第136-137页 |
·研究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