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资本结构 | 第20-21页 |
·公司治理 | 第21-23页 |
·公司绩效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27-3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31-65页 |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 第32-45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32-37页 |
·道德风险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37-39页 |
·逆向选择视角下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9-41页 |
·不完备契约视角下公司控制权理论 | 第41-43页 |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 | 第43-45页 |
·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45-48页 |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45-46页 |
·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46-47页 |
·监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47-48页 |
·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48-53页 |
·股权集中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48-50页 |
·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50-51页 |
·大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51-52页 |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52-53页 |
·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53-61页 |
·公司债务水平的决定因素 | 第53-58页 |
·债务水平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58-60页 |
·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60-6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博弈分析 | 第65-85页 |
·资本结构与最优证券设计 | 第65-71页 |
·戴蒙德(Diamond,1984)模型 | 第66-67页 |
·泽恩德(Zender,1989)模型 | 第67-69页 |
·马特-史密斯(Mahrt-Smith,2005)模型 | 第69-71页 |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71-75页 |
·基本设定 | 第71-72页 |
·无负债约束条件下的博弈结果 | 第72-73页 |
·引入财务杠杆后的公司绩效改进 | 第73-75页 |
·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75-76页 |
·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绩效 | 第75-76页 |
·引入财务杠杆后的公司绩效改进 | 第76页 |
·融资情境下的资本结构博弈分析 | 第76-81页 |
·债务融资下的股东与经理人博弈 | 第77-79页 |
·股权融资下的大股东与小股东博弈 | 第79-81页 |
·财务杠杆治理机制的归纳 | 第81-83页 |
·财务杠杆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81-82页 |
·财务杠杆的破产机制和相机控制机制 | 第82页 |
·债权治理的银行监控机制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统计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第85-107页 |
·债权治理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85-89页 |
·以财务杠杆作为被解释变量 | 第85-86页 |
·以财务杠杆作为解释变量 | 第86-87页 |
·以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 | 第87-88页 |
·问题与改进 | 第88-89页 |
·模型框架的构建和变量设计 | 第89-93页 |
·模型构建 | 第89-91页 |
·变量设计 | 第91-93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93-105页 |
·数据来源 | 第93-94页 |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9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5章 单方程OLS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7-135页 |
·公司绩效模型的变量设计 | 第107-111页 |
·模型设计 | 第107-108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108页 |
·解释变量及符号预期 | 第108-109页 |
·公司绩效指标的回归结果比较与选择 | 第109-111页 |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OLS估计 | 第111-118页 |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 | 第111-114页 |
·国有股比重与公司绩效 | 第114-115页 |
·按国有股比重拐点分组的T检验 | 第115-116页 |
·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 | 第116-118页 |
·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OLS估计 | 第118-126页 |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 | 第119-120页 |
·公司治理因子的提取 | 第120-121页 |
·治理因子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组检验 | 第121-123页 |
·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3-126页 |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OLS估计 | 第126-132页 |
·股权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6-129页 |
·债务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9-132页 |
·本章实证结论 | 第132-135页 |
第6章 联立方程2SLS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35-155页 |
·方程联立性的识别与检验 | 第135-140页 |
·方程联立性识别 | 第135-138页 |
·方程联立性检验 | 第138-140页 |
·股权结构、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的互动性分析 | 第140-145页 |
·联立方程组Ⅰ的2SLS估计 | 第140-143页 |
·联立方程组Ⅱ的2SLS估计 | 第143-145页 |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组检验 | 第145-152页 |
·样本分组的原则 | 第145-146页 |
·联立方程的分组检验 | 第146-152页 |
·本章实证结论 | 第152-155页 |
第7章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55-173页 |
·基本结论 | 第155-157页 |
·博弈分析的基本结论 | 第155-156页 |
·单方程OLS实证研究结论 | 第156页 |
·联立方程2SLS实证研究结论 | 第156-157页 |
·对策建议 | 第157-171页 |
·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建议 | 第158-160页 |
·对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的优化建议 | 第160-165页 |
·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建议 | 第165-169页 |
·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环境的优化建议 | 第169-171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71-173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71-172页 |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172-173页 |
附表:实证研究样本公司名单 | 第173-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6页 |
致谢 | 第206-2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07-20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