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产品管理论文

消费者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影响机制研究--以高科技消费品品牌为例

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第1章 引论第19-30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9-22页
     ·研究的背景第19-21页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2-23页
     ·品牌知识第22-23页
     ·高科技品牌第23页
     ·影响机制第23页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23-26页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6-28页
   ·研究创新点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2章 文献回顾第30-64页
   ·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回顾第30-33页
     ·Kotler的刺激反应模式第30-31页
     ·Nicosia购买行为模式第31页
     ·Howard和Sheth购买行为模式第31-32页
     ·Engel、Kollat和Blackwell购买行为模式第32页
     ·Bettman模式第32页
     ·霍金斯—贝斯特—科尼模式第32-33页
   ·消费者感知价值研究回顾第33-37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研究回顾第37-62页
     ·心理学对消费者品牌知识的形成的研究第38-39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的构成第39-44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的测量第44-47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的形成机制第47-52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对后续反应的影响研究第52-62页
   ·品牌知识研究展望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基于品牌联想的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内涵及图像研究第64-89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联想内容“质”的分析第66-73页
     ·焦点组访谈和联想内容“质”的分析第66-67页
     ·结果的初步处理第67-73页
   ·品牌知识内容问卷调查第73-77页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74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发现第74-77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内涵确定及特征分析第77-85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内涵确定—一个比较分析的视角第77-80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内容“量”的确定—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计量量表确定第80-81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一般特征第81-82页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若干独特性及分析第82-85页
   ·基于BCM法的消费者品牌的联想图像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4章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影响机制研究设计第89-115页
   ·基本模型提出第89-98页
     ·信息渠道与消费者品牌知识形成第89-92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与消费者和品牌关系质量研究第92-94页
     ·关系质量与消费者行为倾向研究第94-95页
     ·调节变量分析第95-98页
   ·具体操作模型和理论依据第98-110页
     ·操作模型第98页
     ·立论依据第98-110页
   ·问卷设计与计量尺度第110-113页
     ·问卷设计与调试第110页
     ·变量的操作定义与计量项目第110-111页
     ·计量尺度第111-113页
   ·数据收集和样本概况第113-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5章 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第115-162页
   ·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原理及指标分析第115-117页
   ·数据质量分析第117-124页
     ·数据正态性检验第117页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17-118页
     ·数据可靠性分析第118-120页
     ·构造变量的效度分析第120-124页
   ·概念模型分析第124-137页
     ·品牌知识概念的二阶因子分析第124-125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125-135页
     ·竞争模型分析第135-137页
   ·人口统计变量与调节因素关系及其对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作用的影响分析第137-154页
     ·人口统计变量与调节因素关系分析第137-138页
     ·人口统计变量与调节因素对消费者高科技品牌知识形成及后向作用的影响分析第138-154页
   ·消费者感知价值对其满意感的影响第154-155页
   ·基于原产地的消费类高科技品牌的比较分析第155-159页
     ·消费者对不同原产地高科技品牌知识的比较第155-158页
     ·消费者对不同原产地高科技品牌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后向影响比较第158-159页
   ·消费者对不同认可度的高科技品牌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后向影响比较分析第159-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162-182页
   ·概念模型中的各类关系讨论第162-170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的内涵与结构第162-163页
     ·信息渠道接触对消费者品牌知识形成的影响第163-165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对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关系质量的影响第165-166页
     ·消费者与高科技品牌之间关系质量的构面第166-167页
     ·关系质量对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影响第167-168页
     ·品牌知识和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第168页
     ·产品卷入认知在消费者品牌知识中的作用第168-169页
     ·竞争品牌认知在消费者对品牌关系品质中的作用第169-170页
     ·不同原产地对消费者品牌知识的影响第170页
   ·管理启示与对策第170-175页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高科技企业战略管理第170-171页
     ·高科技品牌成长的“平台”战略第171页
     ·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消费者品牌知识“促成”策略第171-173页
     ·消费者品牌知识“活化”策略第173页
     ·高科技品牌资产积累路径及其优化第173-175页
   ·本研究的价值、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75-182页
     ·理论价值第175-176页
     ·实践价值第176-177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177-179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179-182页
附录1第182-184页
附录2-1第184-187页
附录2-2第187-190页
附录3第190-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16页
致谢第216-21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17-21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捐赠及其税收激励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