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球虫检测及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第9-19页 |
| 1 球虫的检查方法 | 第9-13页 |
| ·临床检查 | 第9-10页 |
| ·粪便学检查 | 第10页 |
| ·染色法 | 第10-11页 |
|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 | 第11页 |
| ·荧光显微镜检测法 | 第11页 |
| ·PCR检查 | 第11-12页 |
| ·DNA探针技术检查 | 第12页 |
| ·免疫学检查 | 第12-13页 |
| 2 球虫的分类方法 | 第13-18页 |
| ·球虫形态分类法 | 第14页 |
| ·球虫的内生发育 | 第14-15页 |
| ·流行病学和行为学特征 | 第15页 |
| ·宿主和地理分布 | 第15页 |
| ·分子标记 | 第15-18页 |
| 3 结语 | 第18-19页 |
| 引言 | 第19-20页 |
| 实验一 仔猪感染猪等孢球虫排卵囊规律观察 | 第20-2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方法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潜隐期与显露期 | 第22页 |
| ·第二次排卵囊高峰 | 第22页 |
| ·卵囊形态 | 第22页 |
| ·卵囊形态与卵囊排出时间的关系 | 第22-24页 |
| ·其他 | 第24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4-26页 |
| ·I.suis感染后潜隐期为5d,显露期从4d到10d不等 | 第24页 |
| ·低剂量感染组出现二次排卵囊高峰 | 第24页 |
| ·二次排卵囊高峰的出现可能与仔猪免疫力低下有关 | 第24-25页 |
| ·卵囊孢子化后出现薄壁型和厚壁型两种卵囊 | 第25页 |
| ·排卵囊早期和后期出现大量不能孢子化的卵囊 | 第25页 |
| ·等孢球虫卵囊可以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孢子化 | 第25-26页 |
| 实验二 仔猪感染猪等孢球虫后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 第26-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处理 | 第2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仔猪感染后的临床表现 | 第27页 |
| ·CD3~+、CD4~+、CD8~+T细胞检测结果 | 第27-29页 |
| ·CD4~+T细胞/CD8~+T细胞 | 第29页 |
| ·球虫卵囊检查结果 | 第29-30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 ·感染仔猪排卵囊前,CD3~+T细胞增加且达高峰 | 第30页 |
| ·感染后期CD4~+T细胞比例下降 | 第30页 |
| ·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 第30页 |
| ·CD4~+/CD8~+比值下降 | 第30-32页 |
| 实验三 等孢球虫18S rRNA基因的Nested PCR扩增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第32-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32页 |
| ·所用仪器设备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2-36页 |
| 2.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 ·PCR反应体系各成分含量优化结果及PCR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36-37页 |
| ·反应体系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 ·反应体系特敏感性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 ·PCR产物的检测结果 | 第41页 |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PCR引物模拟临床应用实验 | 第44-45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5-49页 |
| ·PCR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45-46页 |
| ·两套引物能够扩增肠道常见球虫不能扩增肠道常见细菌 | 第46页 |
| ·两套巢式PCR引物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 第46-47页 |
| ·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目的序列 | 第47页 |
| ·所设计巢式PCR引物可用于球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种系发育分析 | 第47-48页 |
| ·PCR检测卵囊敏感性高于MacMaster's法 | 第48-49页 |
| 实验四 微量I.Suis卵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及五种方法的比较 | 第49-5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 ·实验设备及试剂盒 | 第49页 |
| ·试剂及配置方法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 ·所提取DNA量及其纯度的测定 | 第52-53页 |
| ·所提取DNA的PCR扩增及验证 | 第53-55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5-59页 |
| ·CTAB提取法所提取的DNA含量及纯度均高于其它几种方法 | 第55页 |
| ·PCR验证CTAB法所提取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效果最佳 | 第55-56页 |
| ·微量卵囊DNA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ABSTRACT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