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的齿轮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变传动比锥齿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变传动比锥齿轮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非圆锥齿轮式防滑差速器 | 第15-25页 |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 第15-20页 |
·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 第15-18页 |
·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中的转矩分配 | 第18-20页 |
·非圆锥齿轮式变传动比防滑差速器 | 第20-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非圆柱齿轮的设计 | 第25-48页 |
·非圆柱齿轮的节曲线 | 第25-30页 |
·按要求的传动比函数计算节曲线 | 第25-27页 |
·按要求再现的函数计算节曲线 | 第27-28页 |
·节曲线封闭的条件 | 第28-29页 |
·节曲线的凸凹性 | 第29-30页 |
·非圆柱齿轮传动的压力角 | 第30-32页 |
·非圆柱齿轮的根切和顶切效验 | 第32-34页 |
·非圆柱齿轮的根切校验 | 第32-34页 |
·非圆柱齿轮的齿廓设计 | 第34-46页 |
·共扼齿廓的形成 | 第34-35页 |
·齿形的渐屈线 | 第35-40页 |
·齿轮的基本参数 | 第40-41页 |
·轮齿在节曲线上位置的确定 | 第41-42页 |
·齿轮齿廓曲线的设计 | 第42-46页 |
·非圆柱齿轮啮合时的重合度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非圆锥齿轮的设计 | 第48-68页 |
·变传动比锥齿轮副的节锥 | 第48-51页 |
·非圆锥齿轮的平面展开设计 | 第51-60页 |
·非圆锥齿轮的当量齿轮节曲线 | 第51-55页 |
·非圆当量节曲线的凸凹性 | 第55页 |
·非圆当量齿轮传动的压力角 | 第55-56页 |
·非圆当量齿轮的根切和顶切效验 | 第56页 |
·非圆当量齿轮的齿廓设计 | 第56-60页 |
·平面当量齿形向空间球面齿形的转换 | 第60-65页 |
·初始密切面 | 第60-63页 |
·球面渐开线齿形的转换算法 | 第63-65页 |
·非圆锥齿轮球面渐开线与齿顶曲线和齿根曲线的交点 | 第65-67页 |
·齿顶曲线和齿根曲线 | 第65-66页 |
·球面渐开线齿形曲线与齿顶曲线及齿根曲线的交点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非圆锥齿轮的实体建模 | 第68-77页 |
·圆锥齿轮的建模方法 | 第68-75页 |
·齿廓的形成原理 | 第68页 |
·建模思路 | 第68页 |
·齿廓线的推导 | 第68-71页 |
·圆锥齿轮的建模 | 第71-73页 |
·形成圆锥齿轮 | 第73-75页 |
·非圆锥齿轮的三维建模 | 第75-77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